剑弗 发布的所有帖子
-
缘不至深不干涉别人因果
缘不至深不干涉别人因果 福德不够万不可给人起名 凡事皆有因果,随意干涉他人的因果,反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在古籍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五弊三缺这个词,它指的其实是一种命理,简单来说就是世界有它自己的运行法则,不管窥探天机还是改变事物运行的规律,都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这个道理也可放到因果上,如果擅自插手改变他人的因果,那么被改变的这部分因果所带来的造化之力,就会以五弊三缺的形式让插手之人来承担。 所谓五弊,指的便是鳏、寡、孤、独、残。 这些都很好理解。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独,幼儿无父为孤,身体残缺为残。 三缺则是指钱、权、命, 同样很好理解,如果缺钱,他一生都不会有太多的钱财,只要超过一定的数目,自身就会遭受灾难。缺权并非是指没有权力,更重要的是没有福气,在一些考验运气的事情上会比较吃亏。缺命就是生命较短,不能长寿久安。 如果只是简单的窥探天机,比方说看到未来发生的事,这些并不会对自身造成什么后果,但如果是利用天机人为的去改变它,事情就不一样了。将一些命理师给人预测或解灾时,都不会免费替人卜算,因为这本该是属于你的劫。命理师所收的钱是你替自己改命的代价,但对命理师来说,代价就不是钱那么简单了,他消耗的是自己的福报,当福报也不够时,就需要付出其他代价。 民间有句俗语叫功不足德来补,德不够六亲凑。若是这些还不够的话,那就只能命偿了。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命理师收了钱后,会将部分钱财用来回馈公益事业,其实就是为自己积累功德,防止以后落个五弊三缺的下场。所以一些修行之人轻易不会介入他人的因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都相信因果报应的存在,正所谓有因必有果,成果必有因。 天道昭昭,因果循环,没有人能逃出它的循环。 这听上去很像是迷信,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因果的体现。你做过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最后都会涉及因果。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牧羊娃因为无聊,谎称狼来了,附近的村民们迅速赶来,却未看到狼的影子。这一切不过是牧羊娃的谎言,人们生气地离开,牧羊娃见了也不在意,仍故技重施,戏耍附近的村民。结果有一天狼真的来了,他大声呼喊起来,却没一个人上来帮忙,最终,他的羊很多都被咬死了。 在这个故事中,牧羊娃说谎是因,羊被咬死是果。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世间种种有定数,但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因果,若是介入他人的因果,又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呢? 国学大师曾仕强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不要轻易介入他人的因果,你改变了他的人生,那因他所产生的冤亲债主便会朝你扑来,唯有消耗自己的福报,才能化解一二。所以,随意干预他人的因果,后果是很严重的。就以劝架为例,你以为自己是做了好事,其实是在无形之中干预了别人的因果。任何争执、口角都是业力的牵引,没有无缘无故的争吵。有时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可能牵涉了很多,起码是凭借你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化解的,甚至还会遭到他人的埋怨,让自己倒霉。 天道昭昭,因果循环,为何不要强行干预他人的因果? 不要随意插手别人的因果。若是看到一个人正在经历苦难,对那人来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可能是上天安排给他的磨难,度过了便会大有作为,或者是前世造的孽,今生冤亲债主前来讨要,这是他的劫数。如果你替他改了,这劫数就会应在你自己身上。 尤其是修行之人,能看到一些常人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说命理、祸福,但不能主动告诉别人。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你好好走在街上,突然有个人走过来说你印堂发黑,日后恐有血光之灾,你的第一反应肯定会想,这个人是不是有病,是不是想骗你钱?要是脾气再火爆点,可能都要冲上去动手打人了。这就跟看病似的,医术再好的医生,也不可能看到一个气色不好的人就拉住他说,你有病,除非是你主动去看病。对于修行之人也是如此,他不可能主动告知某人是否大劫将至,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他若是站在他的角度强行干预别人的人生,那么他自身的福报就会降低,自然而然的运势也会跟着跌落,除非那人主动来问,便能根据实际情况将事情告诉他。 如果不得不介入他人因果,又该怎么做呢?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事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有些时候就会卷入他人的因果,比如说帮助他人,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保证自己的援手没有偏离公益正道,否则就会引火烧身。 比如说替有罪之人开脱,他若是平安度过此劫,那么你的罪恶会与他等同,所遭受的报应也是一样。也就是说,在介入因果之前,是否能保证自己平等的不会因为私情而有所偏颇!
-
什么样的八字好色
好色的人八字特征 1、八字看人好色并不以桃花而论。 如果男人的命局正,偏财旺而明,暗,刑,合,冲透,不管喜忌,不但生性好色,而且婚姻往往也不太顺利。 2、命局中身旺,伤食旺的人。 不管性别是男是女,一般都比较好色。因为伤食主人的化泄系统,又主性器管,伤食旺就代表欲望强烈,自然对性的要求就高。又因为伤官制官,往往目无章法,不尊重道德法律,不受束缚,比较随便。 3、男命身旺劫财旺之人,多主好色。 因为劫主掠夺,身旺劫旺,所以身旺需要消耗,以获得平衡愉悦。因此,这样八字的人通常会通过追逐异性来满足自己对性的欲望。 4、八字命局中如果水旺为用的人,一般都比较好色。 因为水主主人的肾功能和性器官。水旺而为用的八字命局,不管性别是男是女,往往都说明此人的性功能发达,性欲强旺。为了满足生理欲望,多会用宣泄来取得平衡。所以这样八字特征的人往往比较好色。 最好色的八字命理分析 1、命犯桃花 犯桃花,是指出生年地支和出生日地支为申子辰的见酉、为亥卯未的见子、为寅午戌的见卯、为巳酉丑的见午。所以“四桃花”指的是子、午、卯、酉,八字里带之,为有桃花,主漂亮、多情、与异性缘分多等。桃花主“淫”,尤其是桃花在时支,为“外桃花”。桃花之支逢三合、六合,桃花逢合相当于感情上的结合。桃花与沐浴同支,沐浴代表情感外泄;桃花坐七杀,七杀为偏官,性格主动,具有进攻性、占有性。 2、八字过燥过是湿 八字五行火土多则过燥,对代表水的性方面有本能的渴望,所以好色;八字中水和湿土多则过湿,水盛主“淫”,肾功能好,性的欲望强烈。 3、八字合会多 “三合”是指八字中地支形成申子辰、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三合;“五合”是指八字天干形成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相合。“六合”是指八字中地支形成子丑、寅亥、卯戌、辰酉、巳申、午未相合。“三会”是指八字中地支形成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三会的人。八字中合会多,主人际关系广泛,多情,易有私情。 4、八字偏正异性星混 偏正财混专门指男命,偏正财混说明其有妻子,也容易有情人,主异性缘份好,情人较多。同理,女命官杀混杂,说明其有丈夫,也可能会有情人,感情上心志不坚,易有私情,更易婚变。若正官、七杀均在天干,必定再婚。 5、食伤多 食神、伤官为我泄出之物,代表性,代表自我控制能力差,喜欢心猿意马和放纵自己。无论男女,食伤混而且多者,感情生活混乱。 八字看喜欢搞外遇和好色的人 1、八字看外遇和好色的人。 现在的人,贪心重,都想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所以,贪财好色的人越来越多。再有现在外遇是导致家庭破裂的主要原因,刘恒老师从八字看外遇和好色的人。 2、八字中财为用神的男人。 在命局中占有很多分量,皆有好色之心。且易得女孩子欢心。男人的八字里没有财星的人,女人的八字里没有官星或官星受制,容易有外遇,也是贪财好色之人。 3、八字中女人伤官透出或居月,为忌而没有受制的时候,为放任放荡。 不计道德,在感情上没有底线,容易沦为有外遇。 4、如果女人的八字里官杀强旺,不仅婚姻不美满,人生多坎坷。 且易沦为男人之玩物,或次流角色之风流对象。 5、如果女人的八字里伤官旺,为有外遇也是遇到自己心仪的男人,属于心甘情愿型的。 6、如果女人的八字中官杀旺克身,是不情愿的受迫与人发生关系,属于受辱型的外遇。 7、在八字中生于已、午、未月或命局火旺极。 命中有水,逢克水之年必有外遇或桃花运,若命中有官管束另当别论。 8、八字中水旺,尤其癸水多,必主为人多淫荡。 八字桃花在时支,日支,如果临伤官的话必放荡。 9、在八字中,无论男命女命,在巳、午、未月出生。 四柱不见壬癸亥子水,但有申,辰,丑,逢火土炎燥之年,会色欲横流,逢壬,癸,亥、子年或月改邪归正,或想结婚。
-
八字中戊癸合化火的解释
戊癸合 在古代的典籍中,把戊与癸的合化称为无情之合,相信很多人对这种称法,比较疑惑,为什么是无情之合? 经过多次查找古代先贤所列举的事例,才逐渐理清了这种称呼的原理。从具体事例中总结出来,含有戊癸相合的命例,大多都是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这种情况,夫妻双方很少有感情基础。 少女 戊土与癸水相合,转化为丙火,从癸水与丙火的关系可以知道,丙火是癸水的正财,因此癸水为了生活,为了求财,不得不与戊土结合。 转化而成的丙火,又是戊土的偏印星,因此戊土的力量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资助,而癸水却是一直在消耗,但她却换来了钱财。 合作商谈 如果我们再带入土黄世家与黑水世家的利益纠纷来分析,那么戊土代表土黄世家去攻打黑水世家,在攻打之前,戊土是知道黑水世家具有提升智慧聪明才智的宝物。相较而言,戊土显得比较呆板,很希望通过宝物提升自己的智慧,因此主动请缨带队前往。到了黑水世家的时候,壬水绝对不能出面,阳土克制阳水,直接秒杀。 黑水世家召开紧急会议商讨解决办法,而和亲是解决问题比较好方法之一,黑水世家的要求很简单,就是通过癸水与戊土的结合,达到化解干戈与战争的目的,然后再获得土黄世家的钱财支持,为黑水世家提供财力保证。 重获生机 对于和亲的事情,黑水世家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因此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拿到更多的钱财。而戊土在家族里面,也取得了较高的地位,自己变聪明了,学习成绩也好了很多,家族长辈也开始喜欢他,对他的支持与扶持相对来说更多了一些。在与癸水结合的过程之中,他的目的也很明确,借助癸水与黑水世家名气来帮助自己打造新的形象,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与帮助。 这种各取所需的婚姻结合,在古人看来完全没有情分可言,因此被称作无情之合。在当今社会,虽然男女关系比较混乱,但仍然不能跳出这几种模式之一。大家可以想象,年轻女子或男子为了钱财,会选择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异性。虽然自己很不情愿,有天大的委屈,但为了钱财,都可以忍受。因此,这种结合是没有情分可言,大家目的都相当明确,各取所需。 合作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男女结合的方式依然比较常见。而在生意伙伴合作之中,也有很多这种类似的现象。以大家比较熟悉的手机来分析,最早的手机只有通话而没有拍照功能。生产拍照零件的厂商找到手机生产商,商谈合作,成立新的公司进行拍照手机的生产。 那个时候,普通手机生产商也遇到了瓶颈,希望开拓新的市场,因此接受了这种谈判条件。生产出来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拍照手机销售越好,宣传越到位,对普通手机的打击就会越大,最终迫使普通手机退出市场,完全被拍照手机占领。这种合作方式就与戊癸相合接近的模式极为接近。一方为了短暂的求财,为另一方提供技术与市场支持。 整体而言,癸水处于劣势,想要转变这种模式,较好的方法即是等待印星金的出现。金作为通关起到泄戊土生癸水,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助力,还会使戊土失去力量。站在癸水的角度来分析 ,这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而另一化解戊土之力的方法即是,用木去克戊土,但癸水生木也会消耗能量。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打法,灭敌八百自损一千,实际意义不大,因此不建议用这个方法去化解。
-
明月高悬于天,也被轻放心间
李白一生爱极明月,月在其诗歌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李白留世的一千余首诗歌中,有月出现的就有300余首,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李白对明月的喜爱,可见一斑。 历来对李白诗歌月意象的分析很多,但多着重在其文化内蕴、艺术特征及情感寄托等方面。而通读李白与月有关的诗歌,其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不厌其烦地请月入诗,也是在尝试拉近天上“月”与人间“我”的距离。在他笔下,月亮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一轮孤月,而更富有生命情态,与人相亲,与人相近。 月悬天边 唐以前诗歌中的月意象月入诗,自《诗经》始。《诗经·陈风·月出》以月起兴,写月光下的一个美丽女子,“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此后曹植写“明月出高楼,流光正徘徊”,曹丕有“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河西流夜未央”,陶渊明写“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隋时杨素写“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晨”…… 在唐以前,月意象在诗歌中更多的是作为情境描绘的背景出现,或烘托孤寂氛围,或怀人,或怀古,明月高悬空中,月华洒落四地,能入床帏,可上心头,也使月亮成为一种诗歌抒情主体的情感寄托,这是月意象情感意蕴的演进之路。而自屈原《天问》起,到唐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则开启并延续了以月亮引发哲思的另一条道路。 到李白手中,则极大地丰富了月意象入诗的情感寄托,也让本身高悬天空的月更多地“落”到了人间。丰富的月意象充盈着李白诗歌的浪漫之感,其飘逸飘逸的诗风,其富于自我的主观体验,其神奇瑰丽的诗境,都与天上这一轮永恒绽放着清辉的明月无法割离。 明月在李白心中是最为美好的理想化身,他用此明光缔造出一个高洁的世外桃源,却也在这诗境之中,一次次拉近月与“我”的距离。读李白诗,我们能感到,月纵高远,却与人相亲。 李白诗歌月意象:与人相亲一、空间上:月无处不在 月在天,人在地,月与人之间,始终隔着的是无尽的空间距离。而李白与月之亲近,首先表现在他用各种手法缩短人与月的空间距离:“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是将月之倒影置于江海之中,让无法触及的天上月化为伸手可及的江中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则将天上月化为杯中影,将月与酒同饮;“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则依靠奇绝想象,借舟楫而度长空,直抵月边;“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则更进一步为“我”添上双翼,令飞得九天,揽月入怀。 月与雪 除此,在空间上,月也无处不在:人行至山中,山有月;渡于江上,江有月;步行溪边,溪有月。所以在李白诗歌中,有“山月”“湖月”“江月”“溪月”“石上月”……“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明月随处可见。 真可谓是:抬头月在天,低头月在水;伸手月在指尖,回首月在心间。 二、时间上:月无时不在 人间有四季,四季皆有月;而在诗人这里,月则是时时常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思念起故乡亲人友人时它在;“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当想要抒发人生理想,澄澈心境时它在;“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登临怀古时它在;“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泪涟”,拂剑时它在;“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抚琴时它在,饮酒时它当然也在。 不知是诗人沐浴在月光之中,便能生发出无限情思,还是生出无限情思时,身边恰好有月?但这一轮明月,或圆或缺,便在李白诗歌中流溢千古,既是思念的化身,也是情感的寄托,亦是世事变迁的见证。 江月 三、心理上:月如人,有情生动 李白与月之亲近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将月人格化呈现,此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月下独酌》其一。 一个人喝酒,找不到人对酌,于是便邀月来饮,对影成三人。此刻,李白一定是把明月当做一位知心朋友来对待,所以有“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在他的很多诗里,都能够见出这种情感。“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在心理上他与月是非常亲近的,月光不足时,他可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月本无情,但在李白的主观情感渗透下,又极富情感。它时常带有一种冷清孤寂之情,“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它也可以是诗人愉悦情绪的表达,“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朗笑明月,时眠落花”;它也可以是苦寒情绪的代言人,“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李白诗歌呈现月与人相亲还在于,月之生动化、动态化。在李白笔下,月不再只有高悬在天的高冷静态之姿,他赋予明月以生命,令其颇富动感,能随山而转,随风而动,随人而行。 月圆 在常人看来,明月再多变化,也就是圆缺阴晴之变,但在李白眼中,月却是千姿百态,瑰丽多姿,极其生动,“终古常见,光景常新”。 月始终高悬在天,月与人,其实是相对立而存在:月在天,人在地;月无情,人有情;明月永恒,人生短暂。而李白却用离奇的想象、浪漫多变的诗歌语言将九天之明月拉近人的身边,使无情之月有情化,给人极其亲近之感。李白笔下的月,皎洁明亮,孤寂冷清,孤高出尘,它始终高悬于天,却也常常被诗人置于心间。
-
有一种格局,叫“不解释”
01 《论语》里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小人之过也必文。” 是非、对错,只有定论,多说无益,不如沉默。 人生短短几十年,成绩不是说出来的,灾祸却是。 格局小的人,看到蝇头小利,格局大的人,坚持志在千里。 02 同频的人,无需解释。 有些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彼此暗示一下,就可以了,说穿了,反而失去了应有的况味,或者会让彼此都很尴尬。 人生路上,知己难求,但总有那么几个人,明白你的意图,暗中帮助你。 东晋时期政治家谢安,从小读书,但是不说功名利禄。他的家人谢尚、谢奕、谢万,陆续出门做官。 妻子刘氏问:“夫君,不想富贵么?” 谢安用袖子遮住脸,说:“恐怕会吧。” 后来,谢安仍旧读书,不谈功名。妻子也不再追问。 当谢安四十多岁的时候,东晋需要贤人,他才出山,在大将军桓温手下做司马。 有一天,桓温得到了一株草药,问谢安:“为啥这棵草,有两种名字呢?” 当时的名人郝隆抢着回答:“草在山里,叫志向远大;草出山了,就是小草。”言外之意,就是说,谢安出山了,当时官位很小。 大家相视一笑,有些尴尬,也有些韵味。 令人称奇的是,宋代宰相王安石退隐后,定居金陵,宅院正好是谢安的府邸。王安石戏言:“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 我们常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因为你我在一个频道上,说话的方式也差不多,谈吐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区别。很多话,你不说,我也知道。 彼此心有灵犀,你的心中有我,我的心中有你,彼此都放心,这样的格局,令人舒服。 在电视里,有这样的节目:夫妻两个人,分工协作,一个人摆动作,一个猜成语。默契度最高的夫妻,猜出来的成语最多,他们的废话最少。 人生路上,若是遇到“懂你”的人,那就好好珍惜。不管什么事情,少说几句,多一些包容。 03 不同频的人,解释是多余的。 三观不合的人,永远不是一路人。就算走到一起,还是会分离。 打个比方:鸡遇到了鸭,说了很多,鸭没有听懂,回复了一句“嘎嘎”。鸡很生气,大声说“咯咯”。鸭很生气,跳进了水里,鸡很生气,跑到了草丛里。这就是解释的结局。 孔子在少年时,想要入朝为官,听说鲁国的季孙氏要招待手下的士兵,他穿戴整齐,前去拜访,结果被回来了。门口的人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后来,孔子立志成才,还教了很多的学生。 鲁定公欣赏孔子的才学,请他做官。孔子一路高升,做到了大师寇。很多地方,在孔子的治理下,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齐国担心鲁国过于强大,就派人送了舞女、歌姬、马车到鲁国。当时的执政者季桓子接受了,并且沉迷于享乐之中,连续三天,都不过问朝政。 孔子什么也没有说,就离职了。再往后,他一心一意教学,培养了很多的有志之士、官员。 “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你去劝说一个讨厌你的人,那么你也会被讨厌;你去解释自己的观点,会被对方当成是“谬论”;你解释自己的功劳、主张,有人会笑话你。 我的一个发小阿里,十多年前就去了东莞打工,还混到了主管位置。 前年,阿里回到家乡,开垦果园。左邻右舍都看他的笑话,认为他太没有远见了。别人都走出农村,他却要回来。看样子,他是混不下去了。 阿里只是笑一笑。然后埋头干活。 经过一番努力,阿里的果园里,有了桃树,还有西瓜、土鸡等。收入也慢慢上来了。 记住,遇到不同频率的人,解释不如实干。走好自己的路,丢掉嘴上功夫。 04 遇到小人,解释不如离开。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离开你身边的小人,如果不能离开,起码保持五十米的距离。”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每天都和小人争斗,那么你也会变成小人。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句古训里,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小人用吓傻了的套路来算计你,你也回敬他同样的“套路”,这不是小人的做法么? 《水浒传》里,好汉林冲结交了朋友陆谦,两个人还常常一起喝酒。 陆谦为了讨好花花公子高衙内,设计让林冲带着刀去白虎堂,导致他被发配边疆。之后,林冲的妻子也遭到了算计。 以此可见,遇到小人,如果不马上离开,祸害就会接踵而至。 对于小人,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让他回头,不是你的解释会让他醒悟。小人常常是一根筋、唯利是图、不择手段、面善心狠,怎么会听你的? 古人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笑着低头,然后走开,这样的做法,是格局,也是保护自己。 要知道,柔软的,才是最有力量的。 05 “知其所止,方能止于至善。” 凡事量力而行,看对方的情况而定夺,不争,不解释,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做好自己。 对于好人,你善待他,微笑就是真诚、礼貌的,会让彼此都舒服。 对于坏人,你疏远他,微笑就是“无话可说”,体现了做人的不卑不亢。 作家何权峰说过:“气度变大,抱怨就变少;胸襟变宽,路就变广;格局够大,问题就消失不见。” 从今往后,放大格局,少说几句。
-
合群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合群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推崇不合群的生活,却不得不装出合群的样子,或者主动去某些群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利益。这,应该是很多人的无奈吧。 元代戏剧家马致远,也是如此。上半生为了谋发展,挤进很多的群,后半生,抽身而退,才真正发展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当我们向往马致远笔下的风景时,更应该想到,风景里,有一种说不清的孤独,若少了这方孤独,就韵味不够了。 日落了,思念的人却在远方,马的影子是消瘦的,树已经很老了,还有乌鸦衬托的孤独感。 梳理马致远的人生,就会发现,如果一个人越来越不合群,说明他活明白了。 01 迷茫的人,总是到处寻找群体。 小时候的马致远,家底殷实,一直在富养的对象。 富养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因而,他具有了慧根。可是,他生不逢时,当时的皇帝忽必烈,喜欢南征北战,不同喜欢文绉绉的样子。 科举已经尘封起来了,无人问津。一举成名天下,是读书人最好的出路,可是马致远只能在梦里遇见。 如果有人推举自己,那么马上拥有好的仕途,也不是不可能。为此,马家找到一位蒙古高官,并让小伙子马致远当场来一首。 高官答应了举荐,但是等得花儿也谢了,也没有一点点回音。 成家之后,马家的开销大了,对于职业的需求,就更是迫在眉睫了。 正如他自己说的:“枕上愁,马上愁,死后休。” 好不容易,通过关系,得到了一个小吏的职位,但是收入很低,前途渺茫。毕竟,想做将军的士兵很多,但是能做成的,微乎其微。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加入了关汉卿、白朴等人所在的“玉京书会”。 一群文人,一起写点什么,唱点什么,日子好不逍遥。但这样的生活,不是马致远的本意。他需要功名。 从小到大,从少年到中年,他都想办法在群里混。人生的轨迹,却慢慢在偏离“初衷”,越来越郁郁不得志。 合群的弊端,也一览无遗。 你托付别人帮忙,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至于有没有对等的收获,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别人在左右你。 总会遇到一些“把你放在脑后的人”,让你等了很久,等来的是“失望”。当你再次找他时,也许连你的名字都忘记了。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合群也是这样的道理。你总是在某个群里,怎么不和大家做一样的事情呢?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不是没有,而是难得。 当然,也有一些好人,为了引导方向。但是具体的要去哪里,如何做,还得靠你自己,不能和别人“亦步亦趋”。 用别人的尺,衡量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尺,去量别人的幸福,都是不对的。 02 通透的人,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古话说:“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快五十岁的马致远,得到了一个江浙行省务官提举的官职。但是他很快明白,不管如何折腾,仕途也是如此。 当年过半百的马致远决定辞官退隐时,或许很多人,为他惋惜。但是他却很坚决。以至于,科举制度恢复了,他也只是淡淡地一笑,不予回应。 人生几度春秋?不过是呼吸之间尔。 白发苍苍的老马,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早已不问红尘,不谈名利。专心致志地写一写文字,编撰几个小曲,枯燥,而充实。 对于老马来说,不合群,不是一个朋友都没有,而是不因有没有朋友而烦恼,来的来,去的去,都是自由的。说都没有了功利心。 当你五十岁之后,人际关系上,做好到了减法,就会真正自由。 从我们的现实生活来说,不合群的人生,就会明白“没有人真正同频、不必随波逐流、孤独是可以享受的”等几件事。 每个人费尽周折去寻找同频的人,但是同频是相对的,或者在某一段时间,大家会如此。毕竟,为了某种利益,都要改一改自己的臭脾气,忍受一番,从而达成共识。一旦利益得到了,该暴露的个性,还是要暴露。 做人要避开“羊群效应”,往人少地方走,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否则你去任何地方,都觉得“千城一面”。 世界的美,只能自己去感悟,并且你无法精准地说出感悟,让别人感同身受。 另外,我们还会明白,不合群,就不要看太多的脸色,听太多的闲话,也不要各种礼尚往来,生活少了麻烦。 03 显然,不要太把别人当一回事。如果你喜欢独处,常常一个人看风景,那么你往那里一站,一个人也是一个群,群山环绕,微风不躁,高楼林立,都在你的群里。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舍去不喜欢的应酬,丢掉厌恶的酒杯,不取悦谁,也不要谁取悦自己。 请相信,越是境界高的人,越拥有优质的独处能力。 ——转载
-
八字日主性格分析之戊土日主
戊为阳土,城墙之土,所以戊土必定厚重结实。 由此可以推论,戊土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敦厚木讷,有点老成持重的感觉。因为城墙土的坚硬厚实,戊土人的优点比较明显,即意志力坚定,遇到困难不妥协。 但土太重的人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非常固执,不懂变通,教条主义。有位戊土日干的朋友就是如此,性格非常执拗,做事刻板,什么都要严格按照流程、规章制度,我们觉得原则内稍微变通一下就可以顺利解决的事情,在他那里就不行,真是一块固执的顽石。石头的特点是特别硬,延伸一下,如果一块石头被劈成两半,是不是就很难复原了?所以戊土日人如果一旦被伤透了心,他就不再是原来的那块石头了。如果哪位缘友有戊土日的男朋友女朋友,相处的时候就要小心呵护这块顽石,一般不要期待把他伤透之后还能再挽回他的心。 戊在面相中代表鼻子,所以戊土旺透,尤其是有火生戊土的人,一般鼻梁高挺。而鼻子在面相中也是财富的象征,奇门遁甲也以戊为钱财资本,戊土日生人钱财方面一般不会短缺。 再者命理中有天下没有穷戊子的说法,风水中山管人丁水管财,戊子日是戊土自坐财星,戊土为堤坝可以圈住水,所以戊子日柱的人在财富值方面是比较高的。 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戊日干或戊子日生人都会有钱,最重要的还是命局组合。最典型的比如戊日生人,但命局土特别旺,一片火土,但水很弱,那么被堤坝圈住的水就会干涸,自然就没钱了。 戊土诗说: 戊土城墙堤岸同,振河及海要根重。 柱中带合形还壮,日下乘虚势心穷。 力薄不胜金漏泄,功成安用水疏通。 平生最要东南健,身旺东南健失中。 说的是戊土为硬土,是用来筑造城墙和堤坝的,用来拦截江河湖海的戊土一定要在地支见根,根基稳固就相当于是戊土的地基,戊土才能抵制大水,才不会被大水冲堤。 如果戊土带合,比如戊癸合能化火,即是将癸水化掉变为火,火又来生土,则可使土更加厚实。但如果戊土日主不得印绶之功,反坐克泄之力,比如戊申、戊寅等,如果再加上其它一些条件,比如失令等,戊土就会变得虚弱。戊土如果虚弱变为薄土,则惧怕金来耗泄,如果命局金旺,必然加重戊土的负担,土再来生金,戊土就会更加稀薄。那么对于厚重的戊土来说,如果用水则戊土就会变成稀泥,所以戊土身旺,其最佳用神不是水,而应该是甲木,以甲木疏通戊土,土质就会变得柔软疏松。所以戊土不离甲丙癸,以甲木疏土,以丙火照暖,以癸水雨润调和,则以为美。 后天八卦东南为巽,为三四月辰巳之时,辰为湿土,戊土见辰为根不寒不燥,见巳为禄,所以戊土入东南,正得其时。但是如果戊土原本身旺,再行辰巳运,则难免有失中和。 (此为“平生最要东南健,身旺东南健失中”句,东方属木、南方属火,如果分开来论,戊土旺时宜用木制但不喜火生;弱时不喜木制但细宜用火生。不符合东南健、健失中之意。) 春季木旺,木有克土之力,所以戊土生于春季,则喜印绶、比劫生扶相帮;夏季火旺,戊土本为燥土,所以夏季的戊土必须有水润泽,再见金耗泄土气并发水之源;秋季金盛,如果金太多,则会盗泄戊土,所以生于秋季可以见火制金,同时生扶戊土;冬季严寒,将土冻住,必要用火烘烤暖局,并用木生火为佳。 《滴天髓》说,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静翕动辟,万物司命。戊土就像一座向阳的高山,其性厚重,正直无私,喜静不喜动,它有极强的忍耐力,同时也具备很强的包容心,可以承载万物。 所以戊土日主生于不同的季节,如果能满足以上这些条件,再配合上好的命局组合,就会表现出泰山的肃静,平时默默无闻,看起来风雨不动,但一旦有所目标和行动,就会比他人更多一份坚持。
-
八字日主性格分析之癸水日主
癸水歌诀: 癸水至弱,达于天津。 得龙而运,功化斯神。 不愁火土,不论庚辛。 合戌见火,化象斯真。 解释: 丙火为五阳之首,而癸水为五阴之最,发源虽长,其性至弱,其势最静,能润土养金,发育万物,随天而运,得辰龙而成云雨,变化莫测。 癸水如果太弱,见火土多,便可从而化之,不怕土克火耗。如果癸水弱,金太多,则癸水难泄金气,反而金多水浊。 癸见戊可以合戊化火,但合火的条件,是要命局火旺,引出化神,癸水弱且无根,才能成为真化。 这里说一下,经常有预测的缘友,看自己命局有天干五合,问铭海能否合化。 一般来说不能,尤其当参与合的这个同时也是日干时,日干被合化的可能性就更小。 因为化的条件很多,比如要求化神当令、很旺,被化神虚弱无根等。通常合绊,合而不化比较多见。 癸水在四季: 1、三春水退气,木势乘旺,水势休囚,水多则泛滥,水少则枯竭。 如果水旺又逢水,必然成汪洋大海,此时如有土来制水,就没有泛涨之忧了。但如果土太多,制水太过,就需要甲木疏土。 如果见癸水虚弱,喜金生扶,但癸为小水,如无壬水或见本气根作依托,就不能要太多金,否则会有金多水浊之患。 见火,可成水火既济,但火也不能多,水火适宜为好。 见木可以泄癸水秀气,为水木真伤官。但如癸弱见木,就不是吐秀,而是泄元神之气了。 此时需要以印比金水救援,金水多,就需要火暖其气,方有水木清华之象。 2、三夏癸水,气势衰绝,需要用金生水。但金虽能生水,在夏季,金也不旺,需要水调候润金。 所以夏季金和水是相互依存,癸水除了需要金,还需要比劫为助,以水润土卫金,以金生水,金水相济。 如果四柱不见金水助癸,四柱火又多,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从格,那么无源之水,必会被旺火熬干。 如果木太旺,助夏季之火,泄弱癸水元神,也是不利,容易造成癸水干涸。 所以夏季衰绝之水,只能生助,不能克泄,取用方面,首先考虑用金,其次考虑用水。 3、三秋癸水之母旺,母旺则子相,表里晶莹之象。秋季之水以澄清为贵,得金生水,更见清澈。 是常说的金白水清之象,秀气发越,此为三秋癸水之体。 见土重则止水之流,如有壬水,水势泛滥,就需要戊土堤防,以官杀约束,可以取贵。 但修建堤坝要用戊土,而不能用己土,己为小土,容易浊水,或被水冲走,造成水土流失。 秋季水一般都不弱,如果命局火旺也无妨,因为火旺财盛,不弱的癸水可以担财。 癸水旺相,可以用木吐秀,木旺则子荣,利后代。 4、三冬癸水旺相,但寒冷严酷,水性润下,在冬季当令,水势泛滥,需用土堤防。 但是冬季气候寒凝,万物休止,所以还需要以火温暖,促进生发,有火则格局阳和气协,土温水暖。 所以冬季癸水,以火生土,即财生官为上格。如果无火,土冻水寒,土则无法尽用,必须辅以财星。
-
八字五行与工作十神与行业
八字看你适合哪种职位 命理八字看你最适合哪种职位 1、五行属木的行业 五行属木的行业大体有体育文娱产业、印刷业、造纸、家具加工、木制品加工、服装加工、纺织鞋帽、家居饰品、医疗卫生行业、林业、花卉园林、出版业、包装器材业、音像制品、果业、宗教业、药材茶叶、律法界、公共事务服务业、生物工程以及自由职业者。一般来说,所有与“木材”有关的都可以归类为五行属木的行业,而八字喜木的人从事这方面的行业为佳。 2、五行属火的行业 五行属火的行业大体有新闻、出版、科研、教育、石油化工、橡胶塑料合成制品、通信通讯、邮政、计算机、网络、广告、会展、商务办公、咨询业、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光学照明、电力供应、媒体等。总的来说,所有与“火”、“光明”有关的行业都可以归类为五行属火的行业,而八字喜火的人从事这些工作会有利于自身的发挥。 3、五行属土的行业 五行属土的行业大体有城建、房地产、规划师、环保部门、建筑材料、陶瓷、安装装潢、电子仪表、新能源、殡葬业、医药加工行业、日用杂品行业、烟草业、粮油副食品行业、皮革行业、废旧物资回收再生产、古董古玩、畜牧业、石材石料加工、物业管理、采矿以及农产品生产行业。一般来说,所有与“土”有关的行业都可以归类为五行属土的行业,八字喜土的人从事这方面的行业为佳。 4、五行属金的行业 五行属金的行业大体有冶金、冶炼、金属制品加工、磨具、金银珠宝生产销售、金融产业、银行业、证劵期货、投资产业、自动化设备、衡器制造、机械车辆生产、机械配件、厨具、财会、工艺礼品制造。一般来说,所有与“金属”有关的行业都可以归类为五行属金的行业,八字喜金的人从事这方面的行业为佳。 5、五行属水的行业 五行属水的行业大体有餐饮业、贸易、批发、市场推销、交运物流、渔业、远洋捕捞运输、水产养殖、保险、理财师、外事服务、出国中介、商务培训、造酒业、家政服务、水利管理、冷冻加工、茶馆、剧场、消防、旅游导游。一般来说,所有与“水”有关或是流动性的行业都可以归类为五行属水的行业,而八字喜水的人从事这方面的行业为佳。 八字看你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位 十神指的是正偏官、正偏财、正偏印、比肩劫财、食神伤官。每一种十神都代表着某种心性,性格因素往往决定职业取向,所以十神也是命主从事职业的重要标志。如: 比肩劫财。比肩旺适合付出体力去完成的职业,如工人、机械操作、控制各种工业加工人手、手术师等,也适合合伙事业。而劫财喜欢自由业、合伙业,付出体力业、富冒险性事业,可以支配人的事业如医生、律师、教师、传教士等。 伤官食神。伤官旺多从事口才事业如教师、演说家、辩论家、教授,扬名事业如歌星、演员、音乐家、外交家、广播播音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其它如作家、雕刻家等。食神旺的从事行业多与伤官略同,食神较偏重于照顾他人的爱心人员、护理、导游人员等。 正财偏财。正财旺多从事和钱、女人有关的事业,如会计员、金融机构出纳,做固定性经商和工薪职业。而偏财多与赌、手工艺业及一切操作、整理、实验方面的职业有关,其收入来源有非预见性,与捞“外水”多的行业也有关。 正官偏官。正官旺多代表文书、文管、公务员、政府官员、按部就班式职业,管理诸官等。偏官又叫七杀,代表武官、权威性的职业,如军警界、指挥者、法律界职业,下等命则任刻板、被约束行动的小职,武术师等等。 正印偏印。正印旺者多为爱心职业,如教师、传教士等宗教方面人士,代表有耐心、耐性、安定性的职位,也包含公务员。偏印又叫枭神,职业与正印略同,但属于更学术化、归类化的职位,或是次要、副级职位等,较之正印,稍缺乏爱心,心性偏刻薄。 上述两个方面是判断职业趋向的基础,但是要具体分析,还得注意到三个方面,这也是影响职业趋势的重要方面。一是依据八字中的用神平衡点来断,用神为印看印的职业,用神是官看官的职业,用神为火看火的职业,用神为水看水的职业;二是依据贴身的用神五行或十神来来判断职业,即看在日支、或月干、或中年看时干的喜用神;三是依据岁运的五行或十神来判断从事的职业和趋势。 一、命理金旺或少金的人 与金有关的行业都适合。金旺代表你有金相,金少代表你需要金来帮助你发展事业。五金,钢铁,汽车等等与金属有关的职业都是你的归属行业,在这些行业中你比较容易施展拳脚。同时证券和军事也是你比较擅长的行业。 二、命理木旺或少木的人 与木有关的都是你的首选行业,如印刷,花木,书店都适合你,或是完全无木的行业也行,如钢铁,军事等等。 三、命理水旺或少水的人 水至柔至善,如果水旺适合水产品,航运,清洁行业;如果你水少,娱乐,策划,中介等等都会是你的福相行业。 四、命理火旺或缺火的人 火炽热刚烈,火旺适合与照相,眼镜,化学,照明相关的行业;如果火少,礼品,高热,饮食相关的行业都有助于你。 五、命理土旺或少土的人 土以地为生,适合建筑,地产,建材行业;同时出租、当铺、管理这种坐地生财的行业也很适合你。 八字看你最适合哪种职位 一、财官印全且身不弱者适宜从事公务员职业:一方面,财者可掌实权也,官者具有魄力也,印者较有才华;另一方面,财者个人利益,官者国家利益,印者人民利益。身不弱则能承受住财耗、官克和印生,故一般来讲,财官印全且身不弱者从事公务员职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命主本人也较有发展前途。 二、伤官佩印且官生印者适宜从事科研员职业:一方面,伤官佩印,伤官与印相得益彰,伤官者,联想丰富,心思细腻;印者,作品、学术、学问、成就也。另一方面,官印相生,相互护卫,伤不克官,此实为官、印、伤三者皆为用也;而官者,名气、名声也。故伤官佩印且官生印者从事科研工作必定大有作为。 三、食神生财且身不弱者适宜从事业务员职业:身不弱者,精力充沛之象。身不弱而见食神者,语音等方面的表达及沟通能力不错。食神生财的组合,则为命主通过语言表达、沟通等形式能够较好地创造财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故食神生财且身不弱者从事业务员职业必是游刃有余。 四、身旺伤旺伤官生财者适宜从事财技术员职业:身旺伤官旺的人非常聪明、善于思考、较有个人独特的见地、逻辑思维能力强,并且凡事比较喜欢刨根问底。伤官生财者,即为将自己的想法、技术等变为财富之象。故身旺伤旺伤官生财者从事技术员职业必能为其所在企事为单位创造更多的财富。 五、比劫并透而身更旺者适宜从事运动员职业:比劫者,竞争、争斗也。命局中比劫并透的人,好胜心较强,勇于拼搏。而身旺于比劫者,说明命主在与对手竞争中会高人一筹而最张取胜。故比劫并透而身旺者从事运动员职业则往往是自己人生的最佳选择。 六、身旺财旺而官星虚弱者适宜从事商人职业:官星虚弱,从政前途不大;财旺损印,难有大的学术成就;财者,钱财也。财旺则主有发财的机会,而身旺则主能够较好地把握住发财的时机和能够承受住大财的冲击。身旺财旺而官星虚弱者从事商业职业必定财运亨通、大发其财。 七、比劫并透而官能制比者适宜从事企管职业:一方面比劫代表同事,官能制比者,说明命主较为威望、魄力,能服众;另一方面比劫代表同行、竞争对手等,官能制比,说明命主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压、制约对手而让自己获胜。故比劫并透而官能制比者从事企管职业其所在企业之管理必定井井有条,效益蒸蒸日上。 八、官旺生印而印旺生身者适宜从事传媒职业:对个人来讲,官旺者,必定名气大、影响力强,为声名远播之象;印旺者,必定才华横溢、文才非凡。对事业而言,官者强势者、管控者;身与比是同类,比者普通民众也;印者,化官生身之物也,即广泛传播、有效沟通、正确引导之象也。故官旺生印而印旺生身者从事传媒职业必定利国利民。 九、伤官佩印为火木伤官者适宜从事文职职业:伤官者,小孩子、年轻人、联想、细心也;印星,知识;故伤官佩印为伤官与印星两得其用之义即知识得到很好地运用、发挥、传播等之象。火主文才,火木通明乃有文才。故伤官佩印为火木伤官者适宜从事教师、文秘、写手等文职职业。 十、伤官佩印为土金伤官者适宜从事医生职业:土金伤官者,即日主为土、金为伤官,那么,必定是火为印星了。金为丹药、火为熔炉,金火两得其用,即炼出灵丹妙药之象;伤官佩印者一是聪明好学文笔好,二是技术娴熟本领高,故从医则有妙手回春之能。故伤官佩印为土金伤官者而从医生者必为良医。 十一、身旺伤旺为金水伤官者适宜从事艺人职业:金不伤官者,金为日主为自身,身旺者貌美、有气质、喜欢表演或表现等;水为伤官者,水主智,为千变万化之象,故主爱好广泛、联想丰富、多才多艺、善于表演等。故很多大名星的命局都为金水伤官的命格或者金水伤官命格的变格组合。 十二、财星较旺且日坐财星者适宜从事财务职业:财者,钱财也。命局财星较旺且日坐财星者往往非常重视钱财,故一般就能较好的管理好钱财。财星较旺且日坐财星者适宜从事财务职业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身旺财旺者,既能帮自己也能帮他人管理好钱财;另一种是财旺身弱者,只适宜帮别人理财。 十三、食神制杀且日有根气者适宜从事军警职业:食神者,思想、技巧、智慧也;(七)杀者,勇猛、勇敢、英勇也。日主有根气,则与食神气息可通。故凡食神制杀且日有根气的命格,命主即为智勇双全之人,其如从事军警职业,则既有冲锋陷阵、英勇顽强之勇,又有心思细腻、细致入微之智,因此,必定是无往而无不胜。 十四、食伤并透且自身不弱者适宜从事咨询职业:食伤并透者,爱好极其广泛、知识面非常宽广、思路相当缜密、思维很是活跃、表达能力不错、较善于辩论辩解和变通;自身不弱者,则意志力相对比较坚强、也更有自信和底气。故食伤并透且自身不弱者从事咨询职业能为更多的人更好地排忧解难。 十五、食财官全而缺印星者适宜从事服务性职业:命局中食财官全而缺少印星者其一是独立意识较强,不依赖他人;二是较具牺牲和奉献精神,能值得付出;三是比较勤劳,不畏辛苦;四是能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问题;等等。而这些因素都是从事服务性职业所必须具体的一些最基本的东东。 十六、比劫旺透而无官星制者适宜从事自由职业:比劫旺透者,比较喜欢广结朋友、自由自在、自主安排、自由发挥,最不喜官星克制,而正好命局无官星来制约,则命主自然是如鱼得水。故比劫旺透而无官星制者从事自由职业是因势利导因人而宜最佳发挥个人潜能的完美体现。
-
人到中年要学会沉得住气藏得住事——转载
人这一辈子,其实就是靠一个活法。你怎么活,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学会好好生活,尤其是人到中年,很多事情要看明白,这样才会过得幸福。 都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大多数人之所以过得不幸福,是因为心态不对。 当你看清现实,看淡生活的时候,人就会变得释然,就不会过多的计较,反而内心会更加的从容。 所以,人到中年,要学会沉得住气,藏得了事,才能更好的走下去。 遇事,要冷静,沉得住气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动不动会因为一件事情影响情绪是过不好这一生的。 越是到了一定的年纪,越要沉稳,沉住气,才能去解决问题。一味地抱怨,是改变不了任何事情的。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到了中年就应该沉稳得到,如果到了中年还没法磨炼自己的话,人基本上就定性了。 人最怕的就是沉不住气,做什么都不冷静,只会毁了自己。年轻有资本,可人到中年没人帮你买单。 人到中年,你所走的每一步路,都在为你的余生做打算。 若是到了这个年纪,都没法沉住气,基本上是没法好好生活了,也没人愿意跟你在一起。 中年人,沉稳才会自信,遇事冷静,沉得住气,才能过好人生。 遇人,要藏得住事,不要什么都说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很残忍的真相,那就是除了你的父母没人会真正希望你过得好。 有时候你过得好,只会让人妒忌,过得不好,别人会踩低你,那些所谓的亲人朋友有时候比你更加现实。 人到中年,就不要那么天真了,不要什么事情都跟别人说,把真实的自己暴露出来。 有的人,并不值得你真心对待,与人相处,还是要有所保留的,要学会藏得住事,才不会惹事。 中年人,要承担的责任太多了,可能稍微不注意,就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不值得的人,就没必要什么都去说,有时候你说了也不见得别人爱听。 所以,人到中年要懂得去自渡,自己去消耗情绪,才能更好地走下去,没人会真正地感同身受。 保持一个沉稳的心态,才能过好这一生 人都到中年了,一定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也会懂得一些道理。 这时候就应该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无关重要的人就没必要过多的理睬,也不要因为不值得的人影响情绪。 别人不管怎样,都值得你去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要和他们去计较生气,你越是在乎,消耗得越是自己。 只有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去看待人生,去对待事物,你才会过好自己的人生。 你看,那些过不好自己的人,都是因为管得太多,在乎的太多,渐渐地迷失。 所以啊,千万不要因为别人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并不是谁都值得进入你的生命里,你的时间和精力要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总结: 人到中年,很多事情就没必要去计较了,把事情看淡一点,会更容易幸福。 人生在世,可能年轻的时候不懂,可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应该知道该怎么生活。 人这一生,中年是人生的转折点,千万不要因为不值得的人而消耗自己的人生。
-
罗织经(繁体字版)
《羅織經》新譯(全本) 維真氏 2009 年 8 月 酷吏時代須牢記——多行不義必自斃,惡人自有惡人磨。 【譯者按】本人對《羅織經》部分原文的理解與坊間可見的譯文有所不同,所以重新 譯過。不當之處,歡迎指正;如轉發、引用、刊載本譯文,務請說明出處。 《羅織經》著者來俊臣等均為唐武則天時期的酷吏。史載:來俊臣本雍州一無賴,因 誣告陷害朝廷重臣及諸王侯,被武則天賞識重用, 「授朝散大夫,拜侍御史」。他夥 同黨羽羅織罪名,實施酷刑,害人無數,最終也落得個斬首滅族的下場。網上和書刊 中已有許多對《羅織經》及來俊臣的分析和評述,本人對《羅織經》感觸最深的是其 露骨。也許正因為該文毫不掩飾地論述種種陰險毒辣的手段,標榜與傳統道德相悖的 價值觀,所以才能成為「酷吏秘籍」。當今,文化之普及,信息之便捷,思想之活躍, 都與原著者所處朝代有天壤之別。出此判斷,相信《羅織經》的讀者自會鑑別善惡, 「識破伎倆、反奸防騙,汲取有益的東西」(原譯註者馬樹全先生語)。 關於古文翻譯上的技術問題,見本文後記。 閱人卷第一 原文: 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豈可信乎?子日:「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 恥之。」恥其匿怨而友人也。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聖 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多欲則貪,尚私則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懲,吏之懼 禍,或以斂行;但有機變,孰難料也。為害常因不察,致禍歸於不忍。桓公溺臣,身 死家衰;夫差存越,終喪其吳。親無過父子,然廣逆恆有;恩莫逾君臣,則莽奸弗 絕。是以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終無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 幸念。此道不修,夫庸為智者乎? 譯文: 第一篇 識人真面 人的性情多嬌揉造作,世間習俗盡虛假偽裝,怎麼能信呢?孔子說:「甜言蜜語、和顏 悅色、畢恭畢敬,這種態度,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最令人瞧不起的 是,本來心懷怨恨,卻偏要裝出熱情友善的樣子。 人的慾望多多,本性自私自利。事情成功了便享受功勞,事情失敗了便推諉過錯,即 便聖人也難以克服這一弱點,大概人之本性就是如此吧。慾望太多則貪婪,崇尚私利 則枉法,罪孽由此而生。 百姓害怕懲罰,官吏恐懼災禍,或許因此而收斂自己的妄行;只是人會隨機變換花 招,誰都難以預料。 形成危害常常因為疏於考察,造成禍患往往由於心慈手軟。齊桓公過份信賴寵臣,以 致慘死,家族衰敗。吳王夫差不忍滅掉越國,最終亡了自己的國家。 至親之情莫過於父與子,可是像楊廣那樣的逆子總是存在。恩賜之豐莫勝於君對臣, 但是像王莽那樣的奸臣從未斷絕。 因此說,人心多含狡詐,不能光看外表;世間冷暖,缺少情義,慈善家最終成就不了 功名。 相信別人不如相信自己,防範他人不要心存僥倖。不研習這個門道,哪能稱得上是個 有智慧的人啊? 事上卷第二 原文: 為上者疑,為下者懼。上下背德,禍必興焉。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者憂,去其患 以忠。順不避媚,忠不忌曲,雖為人詬亦不可少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於人, 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窺上意,愚者固持己見,福禍相異,咸於此耳。人主莫喜強 臣,臣下戒懷妄念。臣強則死,念妄則亡。周公尚畏焉,況他人乎?上無不智,臣無 至賢。功歸上,罪歸己。戒惕弗棄,智勇勿顯。雖至親亦忍絕,縱為惡亦不讓。誠如 是也,非徒上寵,而又寵無衰矣。 譯文: 第二篇 侍候上司 上司疑心重,下屬恐懼多。上下離心背德,禍事必然發生。 高高在上的人驕橫,順從可使其心安;高高在上的人憂慮,忠誠能消其憂患。表現順 從無需避諱逢迎諂媚,表示忠誠不必忌諱醜陋不端,即使遭眾人憎罵,仍要我行我 素,甚至變本加厲。 上頭的賞賜,儘管拿來享用,自己的性命都捏在主子手裏,怎能違背其意志呢?因 此,智者善於窺探上峰意圖,愚人只會固執己見,他們福禍不同,訣竅就在於此啊! 當主子的都不喜歡臣屬勢力強大,當臣子的要戒除心中的非分之想。為臣者追求權勢 必將走上絕路,心存妄念無異於自掘墳墓。周公旦(功高位尊)尚且懼怕,何況是普通人 呢? 上司沒有不聰明的,下屬再賢良也不為過。功勞屬於主子,罪過留給自己。常懷戒備 警惕之心,不要張揚你的智慧和勇氣。 雖為至親至愛,也要忍痛斷絕關係;縱遇罪孽惡行,也不要站出來指責。 如果真能如此行事,不僅能得寵,而且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層層上峰寵下去。 治下卷第三 原文: 甘居人下者鮮。御之失謀,非犯,則篡耳。上無威,下生亂。威成於禮,恃以刑,失 之縱。私勿與人,謀必辟。幸非一人,專固害。機心信隱,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 畏也。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下有所求,其心必進,遷之宜緩,速則滿矣。 上有所欲,其神若親,禮下勿辭,拒者無助矣。人有所好,以好誘之無不取;人有所 懼,以懼迫之無不納。才可用者,非大害而隱忍。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誅。賞勿 吝,以墜其志。罰適時,以警其心。恩威同施,才德相較,苟無功,得無天耶? 譯文: 第三篇 治理下屬 沒什麼人甘願處於下屬地位。統治若不講方法謀略,不是下面冒犯上面,就是下面篡 奪上面的權力。 上面沒有威嚴,下面就會亂來。威嚴出自禮制,依賴於刑律,喪失在姑息縱容之中。 私密之事切勿吐露給他人,謀劃計議必須避人耳目。不可單單寵愛一人,寵信專一必 定帶來危害。 機謀心思必須隱藏不露,與人交往不得過份親密,以使下屬感知你的威嚴而心生敬 畏。 下屬依附上司才能達成志向,上司依靠下屬才能成就功名。下屬提出要求,必懷進升 願望,升遷宜緩慢安排,快了他便滿足不前。 領導者打算支使人,神態要親切,對下以禮相待,切勿橫加斥責,將人拒之門外,那 可就無人幫助你了。 人人都有喜好的事物,以此利誘,沒有不歸順的;人人都有懼怕的事物,以此威逼, 沒有不降服的。 有才能可用之人,只要不危害大局,對其要容忍克制;凡不可駕馭之人,雖能擔當大 任,也必須治罪懲處。 賞賜不要吝嗇,藉此削弱其意志;懲罰要及時,以此阻嚇其異心。恩惠與刑罰同時施 用,才能與品德相互權衡,假如這樣還不見成效,該不會是老天與你作對吧? 控權卷第四 原文: 權者,人莫離也。取之非易,守之尤艱;智不足弗得,謀有失竟患,死生事也。假天 用事,名之順也。自絕於天,敵之罪也。民有其愚,權有其智。德之不昭,人所難附 焉。亂世用能,平則去患。盛世惟忠,庸則自從。名可易,實必爭;名實悖之,權之 喪矣。嗜權逾命者,莫敢不為;權之弗讓也,其術乃極。機為要,無機自毀;事可 絕,人倫亦滅。利祿為羈,去其實害;賞以虛名,收其本心。若此為之,權無不得, 亦無失也。 譯文: 第四篇 掌控權力 權力,是人不可或缺之物。獲取權力不容易,守住權力尤為艱難。智慧不足,權力不 來,謀劃失當,終生災患,這可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呀! 借「替天行道」的名義行事,名正言順;而「逆天而行,自取滅亡」,是扣在敵人頭上 的罪名。 庶民自有愚昧的地方,當權者自有高明之處。不宣揚你的恩德,眾人很難依附順從 啊。 動亂之年啟用能臣強將,平定之後則清除他們以絕後患;昌盛時期只用忠順之臣,國 運庸弱時他們自會依從效命。 名份可以改變,實權必須力爭;名份與實權相背離,權力也就喪失掉了。 愛權力勝過愛性命的人,沒什麼事不敢幹;權力若不讓出,他奪權的手段將無所不用 其極。 籌划算度最為關鍵,不懂機謀,自取滅亡;事情可以做絕的時候,用不着顧忌什麼君 臣父子,骨肉親情,統統可以趕盡殺絕。 用錢財爵祿約束臣屬,以阻其聚勢成害;用虛職空銜賞賜下屬,以收其本性野心。 照此行事,什麼權力都可獲得,也都不會喪失。 制敵卷第五 原文: 人皆有敵也。敵者,利害相衝,死生弗容;未察之無以辨友,非制之無以成業。此大 害也,必絕之。君子敵小人,亦小人也。小人友君子,亦君子也。名為虛,智者不計 毀譽;利為上,愚者惟求良善。眾之敵,未可謂吾敵;上之敵,雖吾友亦敵也。親之 故,不可道吾親;刑之故,向吾親亦棄也。惑敵於不覺,待時也。制敵於未動,先機 也。構敵於為亂,不赦也。害敵於淫邪,不恥也。敵之大,無過不知;禍之烈,友敵 為甚。使視人若寇,待親如疏,接友逾仇,縱人之惡余,而避其害,何損焉? 譯文: 第五篇 克敵制勝 人人皆有敵。所謂敵人,就是與自己存在利害衝突,勢不兩立的人。覺察不到敵人就 無法分辨朋友,不能制服敵人就無法成就事業。在此疏失,危害極大,必須予以杜 絕。 君子與小人為敵,君子便成了小人;小人與君子交友,小人就變為君子。名聲都是虛 的,智慧之人不計較名聲好壞;利益至高無上,愚痴之士只求行善積德。 眾人之敵,不能講就是我的敵人;上司的政敵,雖然是自己的朋友,也要當敵人看 待。對於親朋的故交,可不能講自己與他關係密切;遇到受刑之人的舊友,即便他主 動向我親近,也要棄之不理。 迷惑敵人,使其不能察覺有你這個對手的存在,這叫靜待時機;在敵人動手之前將其 制伏,此稱搶得先機。編造犯上作亂的罪行以構陷敵人,罪名要夠得上「極惡不赦」; 編織淫亂邪惡的事情以誣害敵手,惡名要夠得上「寡廉鮮恥」。 要論何時敵人的威脅最大,莫過於不見敵人蹤影之時;要論何種災禍的損失最大,視 敵為友的下場最為慘烈。假如把旁人都當成賊寇,冷遇親人就像偶遇路人,怒待友人 勝似面對仇敵,縱然因此遭人厭惡,卻能避免視敵為友帶來的危害,這能算得上什麼 損失呀! 固榮卷第六 原文: 榮寵有初,鮮有終者;吉凶無常,智者少禍。榮寵非命,謀之而後善;吉凶擇人,慎 之方消愆。君命無違,榮之本也,智者捨身亦存續。後不乏人,榮之方久,賢者自苦 亦惠嗣。官無定主,百變以悅其君。君有幸臣,無由亦須結納。人孰無親,罪人慎察 其宗。人有賢愚,任人勿求過己。榮所眾羨,亦引眾怨。示上以足,示下以惠,怨自 削減。大仇必去,小人勿輕,禍不可伏。喜怒無蹤,慎思及遠,人所難圖焉。 譯文: 第六篇 鞏固地位 榮譽地位,蒙恩受寵,總有個開始,然而能善始善終者少而又少。吉凶福禍,變化無 常,有頭腦的人能避災減禍。 地位和恩寵並非命運所定,積極謀取才有好的結果;吉凶福禍,擇人上門,謹慎小心 方能消災免禍。 君王命令,絕不違抗,這是榮譽地位的根本,智慧之人寧肯犧牲自己也要使其存續下 去。後繼有人,榮譽與地位方可持久,賢明的人情願自己吃苦也要使其惠及子孫。 為官者沒有固定的主子,需隨機應變以取悅不同的主人。君王都有寵幸的臣屬,即便 門路不通,也須設法和他們攀上關係,交結朋友。任何人都有三親六故,懲罰人,得 罪人,必先仔細察訪他的宗親背景。 人都有賢明和呆愚之處,任用人不能要求他們處處比自己高明。 榮譽地位讓眾人羨慕,也能引起眾人怨恨。對上要表示心滿意足,對下要施以恩惠, 怨恨自然就會減少。 仇家宿敵必須剷除,猥瑣小人切勿輕視,這樣隱患便不會釀成災禍。 喜怒哀樂,不露聲色,深思熟慮,着眼長遠,這樣就不容易遭人算計了。 保身卷第七 原文: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君子惜名,小人愛身。好 名羈行,重利無虧。名德不昭,毀謗無損其身;義仁莫名,姦邪不以為患。陽以贊 人,置其難堪而不覺;陰以行私,攻其諱處而自存。庶人莫與官爭,貴人不結人怨。 弱則保命,不可作強;強則斂翼,休求盡善。罪己宜苛,人憐不致大害;責人勿厲, 小惠或有大得。惡無定議,莫以惡為惡者顯;善無定評,勿以善為善者安。自憐人 憐,自棄人棄。心無滯礙,害不侵矣! 譯文: 第七篇 保全自身 人不會自我傷害,只會被他人傷害,這叫立世之道;別人不寬恕自己,只能自我寬 恕,此稱為人之道。 君子珍惜名聲,小人愛惜自身。追求名聲的人束手束腳,注重利益的人永不吃虧。 不去彰顯美名德行,誣衊誹謗便傷不到自身;不去標榜正義仁愛,就不會遭姦邪勢力 的敵視反對。 公開誇獎讚美他人,將其捧到盛名難負的地步,這樣他便失去警覺;暗中散佈私隱醜 聞,專門攻擊他人諱忌之處,這樣有利於保存自我。 百姓不與官吏爭鬥,顯貴不與他人結怨。弱者首先保證生存,不可逞強顯能;強者務 必收斂鋒芒,凡事留有餘地。 責備自己寧可苛刻加碼,讓人同情憐憫並無大礙;指責他人不要過份嚴厲,小恩小惠 也許能辦大事。 怎樣算醜惡,沒有固定的說法,並不把惡行看成醜惡的人,地位顯赫;什麼是美善, 也無固定的評判,並不把善行視為美善的人,日日安穩。 自我憐惜,別人才會憐惜你;自我厭棄,別人就會厭棄你。 一旦沒有了良心牽絆,突破了道德障礙,你便練就了百毒不侵之功! 察奸卷第八 原文: 奸不自招,忠不自辨。奸者禍國,忠者禍身。無智無以成奸,其智陰也。有善無以為 奸,其知存也。智不逾奸,伐之莫勝;知不至大,奸者難拒。忠奸堪易也。上所用 者,奸亦為忠;上所棄者,忠亦為奸。勢變而人非,時遷而奸異。其名難恃,惟上堪 恃耳!好惡生奸也。人之敵,非奸亦奸;人之友,其奸亦忠。道同方獲其利,道異惟 受其害。奸有益,人皆可為奸;忠致禍,人難以為忠。奸眾而忠寡,世之實也;言忠 而惡奸,世之表也。惟上惟己,去表求實,奸者自見矣。 譯文: 第八篇 察辨奸人 姦邪之人不會自行招認,忠良之人不會自詡爭辨。 奸臣禍國殃民,忠臣禍己殃身。沒有智慧不能成為奸臣,奸臣的智慧都屬陰謀詭計。 心存良善的人幹不了壞事,因為善人的良知無時不在。聰明才智壓不住陰謀詭計,於 是討伐奸雄難以取勝;良知不能作用於一切,所以奸賊壞人防不勝防。 記住,忠與奸的標籤是可以掉換的。本歸奸詐之流,因為被上面重用,照樣被譽為忠 臣;原屬忠良之類,因為被君王罷黜,依然被貶為奸臣。權力更迭,對人的評價跟會 着變化;時過境遷,姦邪的定義也有所不同。名聲好壞,不足為憑,是忠是奸,只有 君王說了才能算數! 記住,姦邪之名出自人們的好惡。被眾人敵視厭惡的人,本非圖謀不軌,也會被視為 姦邪壞人;被眾人視為同志朋友,原本虛偽奸詐,也能被當成忠良好人。合群同道方 能從中牟利,離群叛道只會招引災禍。 耍奸犯科能得實際利益,所以人人都可能當奸臣;忠誠無私往往引禍上身,因此人們 難以做忠臣。壞人眾多,好人稀少,此的確為世間現實。句句表忠,聲聲罵奸,這不 過是世間表象。 何謂奸人,一要看上面的旨意,二要靠利己的判斷,拋去表象,探求實質,奸人自然 就會顯現出來了。 謀劃卷第九 原文: 上不謀臣,下或不治;下不謀上,其身難晉;臣不謀僚,敵者勿去。官無恆友,禍存 斯須,勢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敵以遠,須謀於今;去賊以盡,其謀無忌。欺君為 大,加諸罪無可免;枉法不容,縱其為禍方懲。上謀臣以勢,勢不濟者以術。下謀上 以術,術有窮者以力。臣謀以智,智無及者以害。事貴密焉,不密禍己;行貴速焉, 緩則人先。其功反罪,彌消其根;其言設謬,益增人厭。行之不輟,不亦無敵乎? 譯文: 第九篇 講求謀劃 君王不用權謀駕馭下屬,眾臣恐難治理;臣屬不用計謀應對君王,官階難以晉升;官 吏不用智謀對付同僚,不能剷除敵手。 官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仕途中凶禍四伏,無時不在,這是爭權奪勢造成的必然結 果,智慧之人對此切不可懈怠。 若要提前料知敵人動向,必須現在就着手謀劃;剷除仇敵務必乾淨徹底,施用計謀不 能顧忌重重。 欺君之罪,罪大惡極,以此罪名誣陷對手,令其無可赦免;貪贓枉法,法度不容,聽 任敵手行惡成害,而後問罪不遲。 君王倚仗權勢統治臣屬,權勢不足要講策略權術。下屬憑藉機巧計謀對付君王,計謀 用盡需以實力抗衡。臣子官吏相互鬥智角謀,智謀不夠便要加以陷害。 行事貴在機密,走漏風聲必定引禍上身;行動貴在迅速,緩慢拖拉則讓他人佔先。 將其功勞成就顛倒成罪行過錯,徹底挖掉他的立足根基;將其言談話語編排成謬論邪 說,使人不斷增加對他的厭惡憎恨。 策劃不止,計謀不斷,這樣不就打遍天下無敵手了嗎? 問罪卷第十 原文: 法之善惡,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罰罪也,乃明罪焉。人皆可罪,罪人 須定其人。罪不自昭,密而舉之則顯。上不容罪,無諭則待,有諭則逮。人辯乃常, 審之勿憫,刑之非輕,無不招也。或以拒死,畏罪釋耳。人無不黨,罪一人可舉其 眾。供必無缺,善修之毋違其真。事至此也,罪可成矣。人異而心異,擇其弱者以攻 之,其神必潰。身同而懼同,以其至畏而刑之,其人固屈。憐不可存,憐人者無證其 忠。友宜重懲,援友者惟招其害。罪人或免人,罪難為亦為也! 譯文: 第十篇 問罪之法 法典的好壞,不看怎樣論述,而看怎樣執行;刑典的宗旨,不在如何罰罪,而在如何 定罪。 是人便可加上罪名,興師問罪必落實罪人。罪行不會自動顯露,密信舉報可揭露罪 行。 君王不會容忍犯罪,沒有諭旨先耐心等待,有了詔令就逮人收監。人犯自辯,歷來常 見,審訊不得心存憐憫,動刑切莫心慈手軟,如此審案,沒有不招認的。若因拒不認 罪而被刑訊致亡,用畏罪尋死來解釋即可。 人人都會拉幫結派,給一人定罪,便可檢舉其同黨共犯。供詞不得存在缺陷,要認真 修補,切勿有違其真實可信。案子辦到如此程度,罪名便可以成立了。 人不同,心不同,專揀意志薄弱者加以攻擊,其精神肯定崩潰。肉體同,痛楚同,專 挑人最懼怕之處嚴刑拷問,此人犯必定屈服。 憐憫之心不可存留,憐憫他人便不能證明自己的忠誠。朋友更宜從重懲處,幫朋友開 脫只會給自身招來禍害。問罪還是免罪?治人以罪當然難於免人罪責,不過再難也得 干! 刑罰卷第十一 原文: 致人於死,莫逾構其反也;誘人以服,非刑之無得焉。刑有術,罰尚變,無所不施, 人皆授首矣。智者畏禍,愚者懼刑;言以誅人,刑之極也。明者識時,頑者辯理;勢 以待人,罰之肇也。死之能受,痛之難忍,刑人取其不堪。士不耐辱,人患株親,罰 人伐其不甘。人不言罪,加其罪逾彼;證不可得,偽其證率真。刑有不及,陷無不 至;不患罪無名,患上不疑也。人刑者非人也,罰人者非罰也。非人乃賤,非罰乃 貴。賤則魚肉,貴則生死。人之取捨,無乃得此乎? 譯文: 第十一篇 施用刑罰 要想置人於死地,最有效莫過誣其謀反;要想誘逼人屈服,不施酷刑難使其就範。施 刑要講方法技巧,懲罰貴在靈活多變,各種手段統統用起來,什麼樣的人都會低頭認 罪。 知書達理的人畏懼災禍,愚昧無知的人害怕酷刑;用語言誅殺罪人,這是最高的行刑 手段。 明智者自會認清時務,愚頑者一味強辭辯理;拿陣勢威懾犯人,這是動用刑罰的開 始。 有人可以接受死亡,卻難以承受痛苦,用刑要選人們最不堪忍受之處動手。有身份的 人耐不得屈辱,人們還都擔心株連親屬,懲罰就從人們最不心甘之處下刀。 人不願認罪,那就在原控之上罪加一等;拿不到罪證,那就逼真地偽造罪行證據。套 不上刑則就加以誣陷,任何罪行都可編造出來;不用怕定罪無名,只怕上面不會產生 猜疑。 受刑者會詆毀治罪的人,執法者會指責懲罰不公。只會沖人叫罵的人低賤,能挑判罰 毛病的人高貴。對付低賤者,可以放手凌辱折磨他;遇見高貴者,則用生死來威脅 他。分清人之貴賤,手段的取捨問題豈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瓜蔓卷第十二 原文: 事不至大,無以驚人。案不及眾,功之匪顯。上以求安,下以邀寵,其冤固有,未可 免也。榮以榮人者榮,禍以禍人者禍。榮非己莫恃,禍惟他勿縱。罪無實者,他罪可 代;惡無彰者,人惡以附。心之患者,置敵一黨;情之怨者,陷其姦邪。官之友,民 之敵;親之友,仇之敵。敵者,無常也。榮之友,敗之敵;賤之友,貴之敵。友者, 有時也。是以權不可廢,廢則失本,情不可濫,濫則人忌;人不可密,密則疑生;心 不可托,托則禍伏。智者不招己害,能者尋隙求功。餌之以逮,事無悖矣。 譯文: 第十二篇 瓜葛關係 事情不搞得轟轟烈烈,就不能令人震驚矚目。案子若不能牽涉多人,功勞就無法彰顯 易見。上面要的是安定,下面求的是寵信,案中固然存在冤情,那也是在所難免嘛! 榮譽,是賞賜者給予才能享受的;災禍,是禍害者犯罪才會遭受的。不屬自己的榮譽 切莫拿來自恃,屬於他人的罪過切勿寬縱放過。 對需要定罪但尚無真憑實據者,可用別的罪名代替;對需要懲罰但還夠不上罪行昭彰 者,用他人的惡行補足。對於離心叛道的人,可設法誣其為敵之同黨;對情感上怨恨 的人,可編造奸詐邪惡的行為加以構陷。 官宦的朋友,是庶民的敵人;親屬的朋友,是仇家的敵人。所謂敵人,並非是一成不 變的。榮顯時的朋友,敗落時就是敵人;貧賤時的朋友,富貴時就是敵人。所謂朋 友,也是會因時而異的。 因此說,權力不可放手,放棄權力就失掉了立身之本;感情不可濫用,隨意表露感情 便會遭人忌恨。交往不可過密,過於親密就會讓人疑竇叢生。心聲不可坦露,心意和 盤托出將致禍患四伏。 聰明人不會引禍上身,能耐人專鑽空子求功。下餌引誘,上鈎逮捕,事情沒有不順理 成功的! 【翻譯後記】 1. 原文依據:吉林攝影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第二版《羅織經》(原著者:來俊臣,注釋 者:馬樹全)。本人未考證過「羅織經」手抄本原跡,但依照自己的理解判斷,對原文 做了兩處修訂,在引用的原文中以下劃線標出。標點方面的改動就不一一指出了。 2. 翻譯力求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體現原文風格,並以初中畢業水平能讀懂為準。 所謂原文風格,就本人水平所見主要是官方駢體加實用格言,用典不多,辭藻也夠不 上華麗,所以翻譯時用了一些重複拼湊的辦法示其工整,顯其實在,讀者見仁見智 吧。 3. 原文可用的字詞,維真氏在譯文中儘量再現。 4. 儘量從原著者的立場考慮用詞的褒貶問題。 5. 譯文中保留了《羅織經》一書中馬樹全先生的部分譯文。 6. 本人翻譯《羅織經》始於 2009 年 7 月 14 日,曾分六輯在網易維真氏博克中發表, 至同年 8 月 13 日修改完畢後,合成此譯文全本。
-
道德经解读:第十一至十五章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音gu,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④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实统众也。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木埴壁所以成三者,而皆以无为用也。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竭知盡物以為器,而器之用常在無有中。非有則無無以致其用#1,非無則有有以施其利#2,是以聖人常無以觀其妙,常有以觀其徹。知兩者之為一而不可分,則至矣。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注释] 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样。 ②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③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④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 ⑥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 ⑦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⑧畋猎:打猎获取动物。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 ⑨心发狂: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 ⑾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盲、聋、爽,狂也。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难得之货,塞人正路,故令人行妨也。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視色聽音嘗味,其本皆出於性,方其有性而未有物也,至矣。及目綠五色,耳綠五音,口綠五味,奪於所綠而忘其本,則雖見而實盲,雖聞而實聾,雖嘗而實爽也。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聖人視色聽音嘗味,皆與人同,至於馳騁田獵,未嘗不為,而難得之貨未嘗不用也。然人皆以為病,而聖人獨以為福,何也?聖人為腹而眾人為目,目責而不能受,腹受而未嘗責故也。彼物之自外至者也,此性之凝於內者也。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注释] ①宠辱:荣宠和侮辱。 ②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③宠为下:受到宠爱是光荣的、下等的。 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 ⑤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宠必有辱,荣必有患,惊辱等#4,荣患同也。为下得宠辱荣患若惊,则不足以乱天下也。 何谓贵大患若身? 大患,荣宠之属也。生之厚,又入死之地,故谓之大患也。人迷之於荣宠,返之於身,故曰大患若身也。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由有其身也。 及吾无身, 归之自然也。 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无以易其身,故曰贵也。如此,乃可以托天下也。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无物可以损其身,故曰爱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然后乃可以天下付之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古之達人,驚寵如驚辱,知寵之為辱先也;貴身如貴大患,知身之為患本也。是以遺寵而辱不及,亡心身而患不至。 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所謂寵辱非兩物也,辱生於寵而世不悟,以寵為上,而以辱為下者皆是也。若知辱生於寵,則寵顧為下矣。故古之達人,得寵若驚,失寵若驚,未嘗安寵而驚辱也。所謂若驚者,非實驚也,若驚而已。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貴之為言難也。有身大患之本,而世之士難於履大患,不難於有其身。故聖人因其難於履患,而教之以難於有身,知有身之為難,而大患去矣。性之於人,生不能加,死不能損,其大可以充塞天地,其精可以蹈水火、入金石,凡物莫能息也。然天下常息亡失本性,而惟身之為見,愛身之情篤,而物始能息之矣。生死疾病之變攻之於內,寵辱得失之交櫻之於外,未有一物而非患也。夫惟達人知性之無壞,而身之非實,忽然忘身,而天下之息盡去,然後可以涉世而無累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人之所以騖於權利、溺於富貴、犯難而不悔者,凡將以厚其身耳。今也祿之以天下,而重以身任之,則其忘身也至矣。如此而以天下予之,雖天下之大,不能患之矣。 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注释] ①夷:无色。 ②希:无声。 ③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 ⑤一:本章的一指”道”。 ⑥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⑦昧:阴暗。 ⑧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 ⑨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⑾有:指具体事物。 ⑿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⒀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不得而知,更以我耳目体不知为名,故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也。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 是谓惚恍。 不可得而定也。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有,有其事。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虽今古不同,时移俗易,故莫不由乎此,以成其治者也。故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古虽远,其道存焉,故虽在今,可以知古始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請,故復混而為一。 視之而見者,色也,所以見色者,不可見也。聽之而聞者,聲也。所以聞聲者,不可聞也。搏之而得者,觸也,所以得觸者,不可得也。此三者,雖有智者莫能詰也,要必混而歸於一,而後可爾。所謂一者,性也。三者,性之用也。人始有性而已,及其與物構,然後分裂四出,為視為聽為觸,日用而不知反其本,非復混而為一,則日遠矣。若推而廣之,則佛氏所謂六入皆然矣。《首楞嚴》有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此之謂也。 其上不繳,其下不昧。 物之有形者,皆麗於陰陽,故上皦下昧,不可逃也。道雖在上而不皦,雖在下而不昧,不可以形數推也。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繩繩,運而不絕也。人見其運而不絕,則以為有物矣,不知其卒歸於無也。 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 狀,其著也。象,其微也。無狀之狀,無象之象,皆非無也。有無不可名,故謂之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道無所不在,故無前後可見。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古者,物之所從生也。有者物之今,則無者物之古也。執其所從生,則進退疾徐在我矣。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④;犹兮⑤若畏四邻⑥;俨兮⑦其若客⑧;涣兮其若凌释⑨;敦兮其若朴⑩;旷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浊⑿;孰能浊⒀以静之徐清?孰能安⒁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⒃。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注释] ①善为道者:指得”道”之人。 ②容:形容、描述。 ③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 ④涉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⑤犹:原是野兽的名称,性警觉,此处用来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 ⑥若畏四邻:形容不敢妄动。 ⑦俨兮:形容端谨、庄严、恭敬的样子。 ⑧客:一本作”容”,当为客之误。 ⑨涣兮其若凌释:形容流动的样子。 ⑩敦兮其若朴:形容敦厚老实的样子。 ⑾旷兮其若谷:形容心胸开阔、旷达。 ⑿混兮其若浊:形容浑厚纯朴的样子。混,与浑通用。 ⒀浊:动态。 ⒁安:静态。 ⒂不欲盈:不求自满。盈,满。 ⒃蔽而新成:去故更新的意思。一本作蔽不新成。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冬之涉川,豫然若欲度若不欲度,其情不可得见之貌也。 犹兮若畏四邻, 四邻合攻,中央之主犹然不知所趣向者也。上德之人,其端兆不可睹,德趣不可见,亦犹此也。 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凡此诸若,皆言其容象不可得而形名也。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夫晦以理物则得明,浊以静物则得清,安以动物则得生,此自然之道也。孰能者,言其难也。徐者,详慎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 盈必溢也。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蔽,覆盖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粗盡而微,微極而妙,妙極而玄,玄則無所不通,而深不可識矣。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 戒而後動曰豫,其所欲為,猶迫而後應,豫然若冬涉川適巡,如不得已也。 猶若畏四鄰, 疑而不行曰猶,其所不欲遲而難之,猶然如畏四鄰之見之也。 儼若容, 無所不敬,未嘗惰也。 渙若冰將釋, 知萬物之出於妄,未嘗有所留也。 敦兮其若樸, 人偽已盡,復其性也。 曠兮其若谷, 虛而無所不受也。 渾兮其若濁。 和其光,同其塵,不與物異也。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世俗之士以物汨性,則濁而不復清。枯槁之士以定滅性,則安而不復生。今知濁之亂性也,則靜之,靜之而徐自清矣。知滅性之非道也,則動之,動之而徐自生矣。《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今所謂動者,亦若是耳。 保此道者,不欲盈。 盈生於極,濁而不能清,安而不能生,所以盈也。 夫惟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物未有不弊者也。夫惟不盈,故其弊不待新成而自去。
-
道德经解读:第六至十章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注释] ①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释言》:“毂,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神。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玄牝(pi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玄牝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③门:指产门。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堇(jin):通勤。作“尽”讲。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谷中央无谷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处卑而不可得名,故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无物不成,用而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谷至虛而猶有形,谷神則虛而無形也。虛而無形,尚無有生,安有死耶?謂之谷神,言其德也。謂之玄牝,言其功也。牝生萬物,而謂之玄焉,言見其生之而不見其所以生也。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玄牝之門,言萬物自是出也。天地根,言天地自是生也。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綿綿,微而不絕也。若存,存而不可見也。能如是,雖終日用之而不勞矣。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注释]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无私者,无为於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天長地久, 天地雖大而未離於形數,則其長久蓋有量矣。然老子之言長久極於天地,蓋以人所見者言之耳。若夫長久之至,則所謂天地始者是矣。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生物而不自生,立於萬物之外,故能長生。聖人後其身而先人,外其身而利人,處於衆入之表,故能先且存。如使天地與物競生,而聖人與人爭得,則天地亦一物耳,聖人亦一人耳,何以大過之哉。雖然,彼其無私,非以求成私也,而私以之成道,則固然耳。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人恶卑也。 故几於道。 道无水有,故曰几也。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言人皆应於治道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又曰:天以一生水。蓋道運而為善,猶氣運而生水也,故曰上善若水。二者皆自無而始成形,故其理同。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麗於形,則於道有問矣,故曰幾於道矣。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也,故曰上善。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一黃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空虛靜默,深不可測,善淵也。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次爻流,善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也。遇物賦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冬凝春伴,涸溢不失節,善時也。 夫惟不爭,故無尤。 有善而不免於人非者,以其爭也。水惟不爭,故兼七善而無尤。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注释] ①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持执盈满,自满自骄。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 ③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 ⑤咎:过失、灾祸。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应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势必摧衄,故不可长保也。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不若其已。 当贵而骄,自遗其咎。 不可长保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 四时更运,功成则移。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如長保。 知盈之必溢,而以持固之,不若不盈之安也。知銳之又折,而以揣先之,不如揣之不可必恃也。若夫聖人有而不有,尚安有盈;循理而後行,尚安有銳。無盈則無所用持,而無銳則無所用揣矣。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四時之運,功成者去。天地尚然,而況於人乎?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 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注释] ①载营魄抱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 ②专气:专,结聚之意。专气即集气。 ③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 ④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玄,奥妙深邃。鉴,镜子。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 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无为而治。 ⑥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处依”感官说”。开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 ⑦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 ⑧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⑨畜:养育、繁殖。 ⑩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犹处也。营魄,人之常居处也。一,人之真也。言人能处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无离乎,则万物自宾也。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於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其神#3乎,则终与玄同也。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任术以求成,运数以求匿者,智也。玄览无疵,犹绝圣也。治国无以智,犹弃智也。能无以智乎,则民不辟而国治之也。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谓天下之所由从也。开阖,治乱之际也。或开或阖,经通於天下,故曰天门开阖也。雌应而不昌,因而不为。言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言至明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所谓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则万物自化。 生之, 不塞其原也。 畜之。 不禁其性也。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德无主,非玄如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魄之所以異於魂者,魄為物,魂為神也。《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魄為物,故雜而止;魂為神,故一而變。謂之營魄,言其止也。蓋道無所不在,其於人為性,而性之妙為神。言其純而未雜則謂之一,言其聚而未散則謂之樸,其歸皆道也,各從其實言之耳。聖人性定而神凝,不為物遷,雖以魄為舍,而神所欲行,魄無不從,則神常載魄矣。衆人以物役性,神昏而不治,則神聽於魄,耳目困以聲色,鼻口勞以臭味,魄所欲行而神從之,則魄常載神矣。故教之以抱神載魄,使兩者不相離,此固聖人所以修身之要。至於古之真人,深根固蒂,長生久視,其道亦由是也。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神不治則氣亂,強者好鬬,弱者喜畏,不自知也。神治則氣不妄作,喜怒各以其類,是之謂專氣,神虛之至也,氣實之始也。虛之極為柔,實之極為剛,純性而亡氣,是之謂致柔。嬰兒不知好惡,是以性全。性全而氣微,氣微而體柔,專氣致柔,能如嬰兒極矣。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聖人外不為魄所載,內不為氣所使,則其滌除塵垢盡矣。於是其神廓然,玄覽萬物,知其皆出於性,等觀淨穢,而無所瑕疵矣。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既以治身,又推其餘以及人。雖至於愛民治國,一以無心遇之。苟其有心,則愛民者適所以害之,治國者適所以亂之也。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天門者,治亂廢興所從出也。既以身任天下,方其開闔變會之間,衆人貴得而患失,則先事以徼福;聖人循理而知天命,則待唱而後和。《易》曰:先天而天弗違,非先天也;後天而奉天時,非後天也。言其先後常與天命會耳。不然先者必蚤,後者必莫,皆失之矣。故所謂能為雌者,亦不失時而已。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內以治身,外以治國,至於臨變,莫不有道也,非明白四達而能之乎?明白四達,心也,是心無所不知,然而未嘗有能知之心也。夫心一而已,苟又有知之者,則是二也。自一而二,蔽之所自生,而愚之所自始也。今夫鏡之於物,來而應之則已,矣,又安得知應物者乎?本則無有,而以意加之,此妄之源也。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其道既足以生畜萬物,又能不有不恃不宰,雖有大德,而物莫之知也,故曰玄德。
-
道德经解读:第一至五章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於微而后成,始於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於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道可道,非常道。 莫非道也。而可道者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後可常耳。今夫仁義禮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為義,而禮不可以為智,可道之不可常如此。惟不可道,然後在仁為仁,在義為義,在禮為禮,在智為智。彼皆不常,而道常不變,不可道之能常如此。 名可名,非常名。 道不可道,而況可得而名之乎?凡名皆其可道者也。名既立,則圓方曲直之不同,不可常矣。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自其無名,形而為天地,天地位而名始立矣。自其有名,播而為萬物,萬物育而名不可勝載矣。故無名者道之體,而有名者道之甩也。聖人體道以為天下用,入於衆有而常無,將以觀其妙也。體其至無而常有,將以觀其徼也。若夫行於其徼而不知其妙,則粗而不神矣。留於其妙而不知其繳,則精而不遍矣。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以形而言有無,則信兩矣。安知無運而為有,有復而為無,未嘗不一哉。其名雖異,其本則一,知本之一也,則玄矣。凡遠而無所至極者,其色又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極也。玄之又玄,衆妙之門。言玄則至矣,然猶有玄之心在焉。玄之又玄則盡矣,不可以有加矣,衆妙之所從出也。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亚心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徧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徧举之明数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智慧自备,为则伪也。 功成而弗居。 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聲音之相和,前後之相隨。 天下以形名言美惡,其所謂美且善者,豈信美且善哉。彼不知有無、難易、長短、高下、聲音、前後之相生相奪,皆非其正也。方且自以為長,而有長於我者臨之,斯則短矣。方且自以為前,而有前於我者先之,斯則後矣。苟從其所美而信之,則失之遠矣。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當事而為,無為之之心;當教而言,無言之之意。夫是以出於長短之度,離於先後之數,非美非惡,非善非不善,而天下何足以知之。 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 萬物為我作,而我無所辭。我生之為之,而未嘗有,未嘗恃。至於成功,亦未嘗以自居也。此則無為不言之報,其為美且善也,豈復有惡與不善繼之哉。 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聖人居於貧賤而無貧賤之憂,居於富貴而無富貴之累,此所謂不居也。我且不居,彼尚何從去哉,此則居之至也。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注释]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 弱其志,强其骨。 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 常使民无知无欲, 守其真也。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知者谓知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尚賢,則民恥於不若而至於爭。貴難得之貨,則民病於無有而至於盜。見可欲,則民患於不得而至於亂。雖然天下知三者之為息,而欲舉而廢之,則惑矣。聖人不然,未嘗不用賢也,獨不尚賢耳。未嘗棄難得之貨也,獨不貴之耳。未嘗去可欲也,獨不見之耳。夫是以賢者用而民不爭,難得之貨可欲之事畢效於前,而盜賊禍亂不起,是不亦虛其心而不害腹之實,弱其志而不害骨之強也哉。今將舉賢而尚之,寶貨而貴之,街可欲以示之,則是心與腹皆實也。若舉而廢之,則是志與骨皆弱也。心與腹皆實,則民爭;志與骨皆弱,則無以立矣。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不以三者街之,則民不知所慕,澹乎其無欲,雖有智者,無所用巧矣。 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即用三者之自然而不尚、不貴、不見,所謂為無為也。 第四章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注释] ①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有弗盈:有,通又。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呵(a):语助词,表示停顿。 ④宗:祖宗,祖先。 ⑤锉其兑:锉(cuo):消磨,折去。兑(rui):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⑥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⑩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⑾象:似。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地虽形魄,不法于天,则不能全其宁;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满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怀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道沖而用之,或似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夫道沖然至無耳,然以之適衆有,雖天地之大,山河之廣,無所不遍,以其無形,故似不盈者。淵兮深眇,吾知其為萬物宗也,而不敢正言之,故曰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人莫不有道也,而聖人能全之。挫其銳,恐其流於妄也。解其紛,恐其與物構也。不流於妄,不構於物,外患已去,而光生焉,又從而和之,恐其與物異也。光至潔也,塵至維也,雖塵無所不同,恐其棄萬物也。如是而後全,則湛然其常存矣,雖存而人莫之識,故曰似或存耳。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雖常存,終莫得而名之,然亦不可謂無也,故曰此豈帝之先耶。帝先矣而又先於帝,則莫或先之者矣。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注释]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於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排橐也。钥,乐钥也。豪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钥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愈为之,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恶,事错其言。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钥而守数中,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钥有意於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無私,而聽萬物之自然,故萬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結芻以為狗,設之於祭祀,盡飾以奉之,夫豈愛之,時適然也。既事而棄之,行者踐之,夫豈惡之,亦適然也。聖人之於民亦然,特無以害之,則民全其性,死生得喪,吾無與焉。雖未嘗仁之,而仁亦大矣。 天地之間,其獨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排之有橐與籥也,方其一動,氣之所及,無不靡也,不知者以為機巧極矣。然橐籥則何為哉?蓋亦虛而不屈,是以動而愈出耳。天地之問,其所以生殺萬物,雕刻衆形者,亦若是而已矣。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見其動而愈出,不知其為虛中之報也,故告之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之不窮也。
-
太上老君所传的内观经原文及解译
太上老君是道教人物,是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一,道教的理论依据是道家。要了解内观经,我们必须了解道家的宇宙观,也就是世界是怎么产生的。道家认为,宇宙产生之前只有茫茫的道,这个”道”既是宏观的概念,又是微观的概念,所谓茫茫一片,这是宏观的,也就是说这个”道”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至大无外”的程度,也就是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在它的外面;那么微观的小又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至小无内”的程度。 既然万物一切是由”道”产生的,那么万物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有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了解世界,那么,我们究竟如果来找出这个规律呢?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就已经告诉了我们,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引起注意,那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想要明白这两句的意思,先得搞明白,古文中的”妙、徼”是什么意思,”妙”是事物的”内在奥妙”、”内在本质”、”内存联系”;”徼”是事物的”外在轮廓”、”外在表现”、”外在边界”。事物是由小到大,从无到有,因此,我们观察事物发展趋向时,要”顺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去思考,要向”宏大”的方向思考;而如果我们要观察事物的由来时,就要”逆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即”顺着”发展的来源去摸索,要向”微波”的方向思考。这就是”常有”和”常无”的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一个是顺着思考,一个是逆着思考。 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是有许多发言人的相似,电子围绕原子核转,而地球围绕着太陽旋转,许多原子按一定规律组成分子,而许多太陽系组成银河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世界的规律为什么如此相同而又如此不同呢,老子也同样在《道德经》中告诉了我们,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层层地效法而来,这就为我们观察事物的变化提供了方法。 原文:老君曰: ” 天地媾精,陰陽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陰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气足,万象成也。元和哺食,时不停也。 解译:对于人体 来说,天地就是指父母,媾精就是陰陽交 合,然后便开始陰陽交 融生长发育,并且秉承父母的灵气,这便是”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现象。父母从和合开始,这个还未形成的人但开始生长,一个月生变为”胞孕”,两个月形成”胚胎”,后面三、四月中,什么是魂、什么是魄,是许多初学者要搞清楚的东西,这个魂魄不是西方的幽灵,是很科学的东西。它与人的精气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看一看中医里面的定义。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原文: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予内观之,历历分也。 解译:这一段有几个穴位我也不知。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人体 的控制系统在头部,相当于人体 的CPU,五官也集中在头部,所以能”照生识神”与魂魄相通。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脑相通,所以人的生命本元在心。大家注意,这一段内容中”司命”、”无英”、”白元”、”桃核”等都是被道教神化了的穴位之神,有关知识还必须阅读《黄庭经》、《太清中黄真经》、《思九宫五神法》等许多道家书籍。 《黄庭经》谓人体 中有八大神宿卫,二十四位真人,诸如发、脑、眼、鼻,耳,舌、齿、心、肺、肝、肾、脾、胆等等皆有神主之。《太清中黄真经》中云,人体 “五脏六腑百关九节有神百万”。而在这些神灵中,最重要的则是”泥丸”、”司命”、”无英”、”白元”、”桃孩”诸神:”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魂,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心源也。无英居左,制三魄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 天体有诸”宫”,人体 亦有与其相对应的诸”宫”,而无论天体之”宫”还是人体 之”宫”,均为同一神灵所辖。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体 诸神不过是天体诸神之气化。如《思九宫五神法》中说,”九天九宫中有九神,谓天皇,九魂变成九气,化为九神,各治一宫。”在这里,道教之神完全还原为人体 自然,失去了其宗教特色。 鼻吸天气,口食地气。天之元气经鼻导入泥丸,这儿也许有人要问,氧气应该是吸入肺部,为什么是头部的泥丸宫呢?其实这正是西医和中医的不同点,人呼吸臭气首先是头脑感到恶心,人呼吸鹇空气,也是头脑首先感到清爽,中医所说的气与西医所说的气是不同的东西,这个气应该写成”炁”,而口吃食品,按中医也是气,这个气应该写成”氣”,是地气。正是这种气与神明相通,与动静相关,因此我们才能内观,才能明白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切。 原文: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故无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 解译:五脏与五神(即神魂魄精志)的关系是这一节的关键。神在心,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这五神的核心是”心神”,五神与一行的关系是心神属火其色赤,肝魂属木其色青,肺魄属金其色白,肾精属水其色黑,脾志属土其色黄。这些都是中医的基础知识,心神定则五神各守其舍,心神散则五神各出其位,导致神情惶惑。所以,心神为一身之主,能控制其它诸神,内观也主要靠心神意会。 心为什么是火,因为秉受太陽之精。”荧惑”是古代天文中的火星的别称,中医是讲究天人合一,在这方面有许多书已经失传,非常遗憾。”三叶如莲花”,也是从天文一类讲的,可惜我解释不了,我在猜想,这是不是在说”心”这一个字,但不管怎样,心与神(也叫神明)是相互依存的。 原文:其神也,非青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也。以其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 解译:这一段以及下一段文字,都是接在上一段的内容,因其太长,是我人为分开的。”神”这个东西属于非物质形态,所以从颜色、大小、长短、曲直、刚柔、厚薄、方圆等方面来内观这个”神”是不可能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得到,感觉到”神”这个东西,大可等同天地,小基于毫芒,制约住但身形一切端正,不控制住则身体理智一切失衡。清静则肾水压制住心火一切处于平静,浊燥则心火过旺,肝木损而肺金伤,魂飞魄散,六神无主。 心神可通达四面八方,上至九霄下至五洋,却在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迷失,任何一个干扰都可能打断心神的思维,所以只有在极其虚静的情况下,心神才能通达自如,这就是才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永远保持”无为”的状态,心神才能一直安宁,从而保证身心不疲惫,精力旺盛。所以,”神”这种无形无名的东西,祸福吉凶全由它所主宰。 原文:所以圣人,立君臣,明赏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着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由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于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染六情,眼则贪色,耳则殢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随健羡,身欲肥轻,从此流浪,莫能自悟。圣人慈念,设法教化,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解译:圣人之所以要确立君臣是为了要明赏罚,设官僚订法制是为了限制人的行为,从而使人心不乱。人之所以难以制伏,就是因为人心在动。一旦某事打动了人心,便一定会产生相应的行动。所以说心灵是控制行动的源泉。佛教里也有类似的故事,一群和尚看见风吹旗飘,于是有人说是旗在动,有人说是风在动,这时慧能告诉大家,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你们的人心在动。其实应该是风也动旗也动,从而引起心在动。如果不能引起心在动,人便感觉不到风动旗动。有一例子可以证明,一次和朋友一起向车站急赶,见朋友看了一下手表,我马上问他几点了,他神情一呆说:”啊呀我忘了”。虽然他看了表,但表的时间没有打动他的心,所以他感觉不到。这实际上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 心神清静便能身心安息,当然就可以万祸不生。所以,社会上的一切动乱,包括流浪生死、沉沦 恶道,都是心的不平衡所造成。人的心情、人的情绪、人的爱憎等感情方面,也是受心神的支配,所以有人感叹道:”世上的人见多了,便有些淡然,淡然的是那些并不真切的情感的膺品,淡然的是那些琐碎的情感的坷垃。早已知道,今日的人们就象地上的蚂蚁,会无端生出一种忙碌,一种丰富,那柔肠百结,悉肠百结,拆开来看只不过是缠绕成团 的一段空白时间。” 由于人心不齐,又有感情与欲望 的纠葛,使得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与人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社会也由此变得庞杂无比,这就好比牛马陷入淤泥之中,欲拨不能,只能越陷越深。这儿就引出了道家治国治家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许多人解释这一观点总有点牵强附会,今天我们可以完整地来解释这个”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家认为人在刚出生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后因环境影响,社会教化,眼贪色,耳贪声,口贪味,从而产生各种欲望 和需求,无限的欲望 去争夺有限的资源,使人也同样陷入泥潭。所以,道家要求人绝圣弃智,使身心保持清静自然,人便可以减少欲望 ,没有欲望 便没有行动,便没有纷争,从而社会安宁和谐。 远古的三皇五帝时代,之所以传说是无为而治,那是因为当时的人类,其主要敌人是洪水猛兽,人与人之间最需要合作和帮助,所以当时能够无为而治。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便开始”富贵生婬欲”,有了欲望 便有纷争,社会开始混乱,逐步走向礼治和法治。社会和我们个人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内观,就必须要澄清思虑,使身心保持清静才能洞察一切。 原文:老君曰: “ 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陰吐陽,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万物之中,人最为灵。性命合道,人当爱之。内观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贵,妄染诸尘,不净臭秽,浊乱形神。熟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长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解译:“谛观”是一边看一边仔细地辨析。人自身是从虚无中来,姻缘相会便能积聚精气,和合相生,效法天地的生成,陰陽相互作用,五行暗属其中,与四时相应。下面几句中的”华盖”,不是指皇帝马车的盖子。太陽和月亮的周围因云层的折射会有一圈一圈的光圈,这些光圈被称为”日华、月华”,根据云层中水份的多少决定日华月华的清晰度,其中离日、月最近的一个光圈被称为”华盖”,这样一说明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眉为华盖了。眼与光明相接,所以喻为日月。昆仑也是指的泥丸宫,用头来比喻比较好理解。 人为万物之灵,这已经没有什么好解释了,所以人要珍惜自己的性命,道家属于养身哲学,希望人长生而不是涅槃。通过内观自身,就可以体会到人的尊贵,如果人不珍惜自己这来之不易的清静之身心,则必然会咨欲纵行并染上各种凡尘俗物,玷污自己的身心。当你内观之后,你就会明白外物和自身谁更重要。要想守道长生,只有为善保真,而世上愚痴,忙来忙去,虽辛苦却徒劳无益。 原文:老君曰: “ 从道受分,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出,谓之志。事无不知,谓之智。智周万物,谓之慧。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流行骨肉,谓之血。保神养气,谓之精。气清而驶,谓之荣。气浊而迟,谓之卫。总括百神,谓之身。万象备见,谓之形。块然有阂,谓之质。状貌可则谓之体,大小有分谓之躯。众思不测,谓之神。邈然应化,谓之灵。气来入身,谓之生。神去于身,谓之死。所以通生,谓之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解译:这一段有一系列名词的解释,这些解释一定要反复体会才能理解,而且这一段比黄帝内经的解释更为详细具体。道生万物,万物皆有”命”;万物产生之初所固有的禀形称为”性”;(外物通过五官等触觉在体内形成的印象称为”象”;)这个象被留住并为以后所参照,具有这种功能的东西称不”心”;心对刚才所说的象有所回忆舟为”忆”;意所形成的一种意念称为”志”。 知道的东西多称为”智”,能融会贯通称为”慧”;意识的核心称为”魂”,使人镇静的胆识称为”魄”;周身通行的是”血”,保神养气的是”精”;(中医认为)水谷之气称为”荣气”,水谷之悍气称为”卫气”;后面的”身、形、质、体、驱”概念与日常的理解没有太大出入,这儿的”众思不没谓之神”我觉得还不如中医所说”两精相博谓之神”来得准确,这只是中医和道家看问题的不同,但基本相通。 相离而起感应称为”灵”,人身有气称为”生”,神离人身称为”死”,通达生死称为”明道”。”道”这个东西,说它是”有”却没有任何形状或状态,说它是”无”却又有某种情缘可以感觉得到,”道”变化莫测,对万物有神通。这种神通对于人身来说就叫”神明”,藏于心,所以教人修道就是”修心”,教人修心也就是修道。人身上的”道”虽然看不见措不着,但可以根据上面所说的一系列与生命有关的东西去了解它。 (人的生命本来合乎道,但由于存在各种欲望 的诱惑 ,使人劳命伤残身心劳累,所以)人的生命是不长久的,必须用道为保护它,(使人复归于清静无为)。如果人终身劳碌而使生命一步一步地死亡,那么人身中本来合乎道的东西也一点一点地废弃,最终导致人身之道被废弃生命也被消亡。只有生命与道相符合,人的生命才能长生不死从而羽化成仙。人不能长寿的原因就是人不能内观于心的缘故。内观的方法不遗弃,则生命必将长存。 原文:老君曰: “ 人所以流浪恶道,沈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着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欲。欲从何起?欲自识起。识从何起?识自欲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亦曰自然,又名无为。本来虚静,元无有识。有识分别,起诸邪见。邪见既兴,尽是烦恼。展转系缚,流浪生死,永失于道矣。” 解译:人为什么会沉迷于那种不珍惜生命的恶道里呢?这是因为人有喜、怒、哀、乐、爱、恶六种感情,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欲望 ,经过不同的取舍,导致不同的追求,兹生出不同的烦恼,终于与道的清静本质越离越远。学过禅宗的人可能意识到,这篇文章的作成时间大概是在宋朝左右,那时不仅儒家在剽窃倾家的东西,道家也在偷梁换柱地吸收倾家的东西,中医讲”喜、怒、悲、思、恐”分别与五脏相对应,这六情六识是佛家提出的,所谓六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引起。上面的内容绕来绕去内观思想,也就是讲的”六根清静”,只不过是用道家的理论来解释。 “六欲”和”六识”是相互相承,相互促进的,六识会引起人贪图六欲,贪图六欲的同时又增加了六识的程度,从而更加剧了对六欲的贪求。(”道”这个东西)也可叫”自然”,也可叫”无为”,也就是说”道”既无六欲,也无六识,是虚静的东西。人因为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能识别世界,而当今世界又是”花花世界”,正统教育也没有及时跟上,所以人因此产生对物欲追求的邪念,从而导致各种痛苦和灾难,远离了道的根本。 我认为,这一段完全没有必要偷取倾家的概念,而道家自己就有很好的解释,《老子》中很清楚地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不就是上面所说的六根到六识引起六欲吗?《老子》又进一步提出解决办法:”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原文:老君曰: “ 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又曰: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亦犹欲贵,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宝;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饱也。” 解译:道是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所以没有生死,有生死的是有一定形体的万物。这就好比潮起潮落,潮水从起到落是一个生死的过程,而组成潮水的”水”却不会随之生生死死。潮水能起是因为有诸多因素(如风、深度、月的引力等)的”道”,潮水落下是因为它存在的因素消失。对于人体 也是一样,只要合乎道,即神、精、魂、魄、志、意等各守其位,常保持清静之心,就自然保持了道的本质,神明自然临身,人就能长生。相反,人如果有各种各样的欲念,心就不能空虚,人疲于奔命,造成身心衰竭,不能守神。这就是人想要高贵而不用道,想要富裕而不取宝,想要快速走却不动脚,想要体胖却不吃饱。 原文:老君曰: “ 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神明之在身,犹火之因卮也。明从火起,火自炷发。炷因油润,油藉卮停。四者若废,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分别物理,细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解译:人身之道关键是用心去体会,而思想也只有看懂了道的这个规律才能算通达,而心灵通达求道的难度就自然减少,从而导致更加明白事理。达成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神明就驻留身体之中。如果将这个神明比作火,那么身体就可以比作卮。(卮[zhī]一般指古代古代喝酒时,那种扁平状的酒杯,这里是指油灯,形状和酒杯相似,杯内放入豆油,中间一根柱子内含绒线绳,上出头作灯芯,下入杯底以供油之需)。 原文:老君曰: “ 所以言虚心者,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静心者,令不乱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见者,心直者,不反复也。心平者,无高低也。心明者,无暗昧也。心通者,无窒碍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数语,余可思也。” 解译:在讲解这一段之前,为了更好地理解,先解释一下老子对做人的要求”虚心实腹,弱志强骨”,有人说这就是要求人谦虚并吃饱肚子,这是不对的。上面说到”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神居住在心,如果心中有各种贪欲,原先的神就无处可居,虚心就是要去除各种贪欲杂念,使心神清静。实腹并不是吃东西,而是气归丹田。志是欲望 的强烈表现,所以要弱志强骨。 后面所说的”无心、定心、安心、静心、正心、清心、净心”等名词虽多,意思与虚心相差不大。内观就是要做到”虚心”,能够虚心就能有”四见”,也就是四种现象:心直、心平、心明、心通。心直是指不反复,不会今天内观了,明天被人一干扰又耽搁了。心平是无高低起伏,心境一平如水。心明是心底一片通明,无美丑、好坏、是非、对错之分。心通是内观一鉴无余,毫无阻碍。这些现象都是神明自照的结果。这儿虽胡 言乱语,大家可细细品味。 原文:老君曰: “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解译: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思是我的话很容易明白,也很容易做到,可天下人没有人明白,也没有人做到。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看清文字上的意思简单而理解并相信它较难;理解相信道理容易而按照道理的要求去做很难;按照道理去做一次简单而在做的过程中体会深意很难;体会深意简单而要永久地保持下去很难。只有保持这种内观才能使人身长久。 原文:老君曰: “道也者,不可言传口授而得之。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解译:世上会背诵《道德经》的人很多,但世上理解《道德经》的人很少。孔子说:”学而时习 之不亦乐乎”,关键在”习 “,也就是要不断地体会这个道。那就要”虚基心,实其腹”,只有保持心情安静,心神才能入住,许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而去劳心苦志地追求,必然背道而驰。 今天大家有缘聚在一起学习 也是一样,并不是一字一句地解释就明内观,关键是回去要清心寡欲。如何才能清心寡欲呢,这就要尽可能关闭”六识”,所谓闭目养神,就是不看多彩的灯红酒绿,尽量减少各种欲求,使心不乱不烦,保持心理平衡。 原文:老君曰: “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气不散,纯白不分。形神合道,飞升昆仑。先天以生,后天以存。出入无间,不由其门。吹陰煦陽,制魄拘魂。亿岁眷属,千载子孙。黄尘四起,骑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解译:要想达到长生之道,就要固本培元,使精、神、心、魂、魄、意、志各就其位,从而保证精气不散、心神不乱、元气不失(”纯白不分”在这儿有点奇怪,文字是否有误),这样才能形神合一、天人合一,飞升上天。先天之精使人长生,后天修行(内观)使人长存。 (下面是说内观时的一种幻境,根据修习 之人不同,景象也会有所不同。)思想或意念在体内自由 驰骋、随心所欲,没有任何阻碍,陰陽交 融,御魂摄魄。万年眷属、千载子孙也有所感应,又仿佛见到黄尘四起,真人显现、金堂玉室,送故迎新。(这些虚幻的境象,你认为没有那就真没有,如果你相信它有,你也许会见到类似的现象,这就是内观许多不能传给他人的地方,属于”不言之教”)。 原文:老君曰: “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藏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杳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解译:这儿又回到前面的大道理作为总结,内观的关键是保持心神平静,不被各种利益所引诱,不对各种恶念起邪心,吐故纳新,闭目静坐以养神,就会感到脑海中一片虚寂,混沌一片,外部的千变万化,化为虚幻泡影,内中冥冥也有知觉。等到功夫渐深,便了然明净,静乱俱息,这时气息在体内自由 来去,一切顺应自然,一切又丝丝相连,达到这种水平,自然疾病全消、忧患俱无,已然超出是非红尘。 原文:老君曰: “吾非圣人,学而得之。故我求道,无不受持。千经万术,惟在心也。” 解译:“吾非圣人,学而得之”这说得非常好,内观经不是讲给大家,也不是古人讲给我们听,是自己修行体会而得,一切的修行方法,不在经书之内,而在修行体会,在自己的心中。
-
一个人真的相由心生吗?
有人说,二十岁的脸是天生的,三十岁的脸是生活雕刻的,而五十岁的脸,就是你灵魂的模样,越长大,阅人越多,越理解这句话。 一个人的面相可以改变吗?人的外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外形上的长相,如五官,骨骼,这些是与生俱来的,而更深层次的是精神上的。由心而发,由你的情绪,心态长期作用在脸上而形成的。这可以称之为(心相)小时候看人,只知道那个人好不好看,这是看长相。长大后看人,原来形容一个人的脸的词汇可以十分丰富。 有的人亲切柔和,有的人一脸凶相。有的人颓废阴郁,有的人淡定自信。有的人越看越顺眼,而有的人越看越丒。这就是所谓的心相。日本文学家大宅壮一曾说过。 一个人的脸就是一张履历表。心相并非一朝而就。而是日复一日。点滴沉淀而成。如大自然一点点风化,侵蚀,堆积,形成了万千地貌形态。所以年岺越大,脸上的内涵就越明显。想了解一个人,得看心相。长相可以通过化妆,整容优化。但是最好的化妆也化不出美丽的心相。 一张好的心相背后,藏着一个人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品格。曾看过一组照片,是几十个男生参军前后容貌的对比图,有趣的是,对比之下,可以看出样貌是一模一样,但也可以说是截然不同,一样的五官,发型,表情,但明显参军后的照片帅气很多。即使是长相本来并不算好看的人,看的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最大的不同是眼神,前者涣散,而后者多了一层深邃坚毅。 在镜头的记录下,正是这个细微的差别,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貌。这种容貌就是他人眼中看到的你。这种微妙的变化,正是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参军后,严格的生活作息规律,艰苦的训练让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情绪,心态也随之改变。 从而整个人变得有活力,坚韧,自信。同样的,在平时生活中,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衣着打扮,发型来改善外在形象。但是,精神面貌是打扮不出来的。再红的口红也掩盖不了憔悴和疲惫。一个眼神,一个站姿,一张口就轻易地出卖了生活的状态。大街上,地铁上,只要多观察几眼,有些人五官长得挺标致,但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不高级。甚至眼里眉间夾杂着一丝丝痞气。而有些人虽然长得很一般,但自带气场,看起来很顺眼,这就是良好的心相。 有位朋友小李,白净的脸,干净整洁的穿着,下班经常去健身,阳帅气大男孩的标配形象,发现他有时候走路总是刻意地抬头,好奇的问他,他说其实他以前挺自卑的,所以这样走路是想自信一点,后来就形成了习惯。偶然一次,着到了他的身份证,顿时明白了,照片上的人黒黑瘦瘦,眼神呆滞,看起来很颓废,这才知道,自从工作后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他改掉了熬夜玩游戏的坏习惯,开始注重护肤,健身,虽然他现在还有些自卑的影子,但至少现在大家眼里的他,就是一个帅气的大男孩形象。 新的生活方式,不仅仅给他带来了外在形象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他想在精神面貌上脱胎换骨。比一个人的皮囊更重要的,就是他背后的生活状态。而笑容,是一个人最美的表情。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人前的笑成了一种稀缺的能力。也许,我们最灿烂的笑容只存在朋友圈的照片中。 每天的会心一笑都给了手机屏幕。特别喜欢那些笑的人,一个笑口常开的人,不一定是生活的很顺利,但他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生活中的强者。一张爱笑的脸,是没有被生活欺负的脸。是不轻易愁眉苦脸的脸。 也许是因为生活的压力,也许是偶然遇到不顺的事情,甚至设什么事情发生我们都会太轻易地摆出一副或忧愁或冷漠的表情。心态的长期积累,便塑造了一张真正的面目。小时候长辈常讲,人老了后,会变成两种人。一种是慈眉善目的老人,一种是凶神恶煞的老人。现在看来确实有几分道理。 一个人的心相,也是一个人内心的投影。自私自利,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的人大多尖嘴猴腮。脸带戾气,即使是生得一副好皮囊,但多看几眼便会变得不耐看。而品行善良的人,年龄越长,一张脸越发柔和。让人越看越顺眼,越接触越喜欢。 娱乐圈里的漂亮脸蛋很多,刘若英的长相不算精致,但是她却自带一般恬淡的气质。如今的刘若英己经49岁了,生活留在她脸上的印记,是她的谦逊,亲切,独立和不争不抢。经历过生死的胡歌,一张脸颜值依旧。 但变得更加谦和,慈悲,宽和,也更加成熟有魅力。这是以前的胡歌所没有的。胡歌不再是以前的胡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促使他不断地修练内心。一个人皮相再好看,但长期品性不好,心相就会越来越不好,洞察力敏锐的人往往看得出来。 鲁迅笔下的一个经典人物,扬二嫂,年轻时候的杨二嫂美丽动人,静坐豆腐摊前,安分守己,人称豆腐西施。可惜后来,在贫困生活压迫下的她,变得势力,粗鲁,猖狂,也因此成了一个薄唇,高颧骨,细脚怜仃的圆规形象。变得面目可憎。 而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每个人的面相都反应着与其相对应的身体和心理的状态。比如一个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的人,其通常在相学中都天庭饱满,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相反,一个身体有病,或者苦恼忧愁的人通常愁云密布,眉头紧锁。其多半很难有顺心的事。眼界即是心界,而面相即为心相,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心念既生,必然影响身体,比如愉快,心里舒畅,神清气爽,遇事便达观宽厚,便有助气血调和。 气血调和,则五脏得安,功能正常,身体康健。反之则必然影响心态。如能良性循环,自然满面光华,一团和气。双目炯炯有神,神采飞扬,让人看了眼前一亮。反之,若总是工于心计,或郁郁不舒,自然凡事另眼而观,无法如常人言笑。 比如林黛玉,遇到点事就往不好的地方想,长久如此,气不舒,血不畅,营无养,五脏不调,六神无主,如此的身体状况,自然无法让人觉得喜欢。佛教认为,有慈悲心,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着光芒。 相反的,那些自私自利,狡猾,爱算计的人,相貌往往不耐看,即使生得姣好容貌,稍微接触接触也会毫无吸引力,遭人反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美丽,那怎么才可以做到年轻美丽呢?有的人运动,有的吃补品,很多女士喜欢涂抹化妆品,个别的甚至使用激素,使用化妆品的确有延缓的作用,但不是根本的,心态才是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关键所在。也是养生护生的核心,宁静,安详本身就是一种美。 如何做到宁静安详?善良,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没有心机,善恶皆在一念间,善和恶是相对的,是一个共生体,当你此刻心存善意,善念且付诸行动就是善行,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因此,倡导人们时时事事都要向善。 善意也好,善念也好,善行也好,善的东西多一点,恶的东西少一点,小孩子天真无邪,一张脸写满单纯喜悦,年龄渐增,内心渐渐复杂,一张脸也渐渐变得丰富。 你赋予他什么,他就会拥有什么。所谓的相人之术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当你看人识人看到的不止是一个人的长相时,当你懂得不仅仅是装扮自己的长相,而是更注重自己的心相之时,说明你己经是个成熟的大人了。
-
论三合六合及五合化气的生成关系
三合:地支三合及由来 申子辰合水局,亥卯未合木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 三合者,即取五行寄生十二宫的生、旺、墓三者以合局。 水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故申子辰合水局; 木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故亥卯未合木局; 火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故寅午戌合火局; 金生于巳,旺于酉,墓于丑,故巳酉丑合金局。 上图为三合图,取金、木、水、火寄生于十二宫的长生、帝旺、墓三者所对应的地支合成三合局,此图即体现了其中的关系。 三合即地支三合,又称地支三合局、三合成局、三合化局,三合局有吉有凶,一般来说,化生者为吉,化吉者为凶。 六合:地支六合及由来 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 《星历考原》说:所谓六合,即月建与月将相值为合,如正月建寅,月将在亥,所以寅与亥合;二月建卯,月将在戌,所以卯与戌合;月建左旋顺行,月将右转逆行,二者顺逆相值,其数有六,故称六合。 按:月将即太阳,月无光,因太阳而生光华,受日之光华,月亮运行与太阳相合,而成岁纪,因此太阳就是月之将,故称月将,并非另有神煞跟随太阳而右转,太阳的躔次分为十二,各有其名。 六合即地支相合,十二地支两两相合,故称六合,在数术中运用地支相合一般为吉。 六合图 以上六合图将地支月建和月将两两相配即构成六组是为六合(也就是阴阳相合),子丑合土,寅亥合木,卯戌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太阳太阴,注太阳顺布,太阴逆行。 五化合:十天干之间的合化关系 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 共五组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五合者,即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河图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皆各有合,以十干支次言之,一为甲,六为己,故甲与己合;二为乙,七为庚,所以乙与庚合;三为丙,八为辛,所以丙与辛合;四为丁,九为壬,所以丁与壬合;五为戊,十为癸,所以戊与癸合。由年起月,由日起时,都是每隔五年或五天,即花甲复始,月干日干又复相同,这也是五合之义。 天干五合属性: 化气之理有“五运”“六气”之说。 所谓五运即:甲己为土运,乙庚为金运,丙辛为水运,丁壬为木运,戊癸为火运。 所谓六气即:甲己之岁黅天之气,乙庚之年素天之气,丙辛之年元天之气,丁壬之年苍天之气,戊癸之年丹天之气,(共得五气),五运与六气相应,即得黅天之气者为土运,得素天之气者为金运,得天元之气者为水运,得苍天之气者为木运,得丹天之气者为火运。 五运始于戊己之分,所谓戊己之分就是奎壁角轸,而奎壁角轸天地之门户,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天门在戌亥之间,奎壁之分,地户在辰巳之间,角轸之分,阴阳皆始于辰,五运起于角轸,补始于辰,甲己之年戊己黅天之气,经于角轸,角属于辰,轸属于己,其岁得戊辰、己巳,干皆属土,故为土运。乙庚之年,庚辛素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年得庚辰、辛巳,干皆属金,故为金运。丙辛之年,壬癸元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年得壬辰、癸巳,干皆属水,故为水运。丁壬之年,甲乙苍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年得甲辰、乙巳,干皆属木,故为木运。戊癸之年,丙丁丹火之气经于角轸,其年得丙辰、丁巳,干皆属火,故为火运。运临角轸,则气在奎壁,气与运常司天地之门户,戊己在角轸,则甲乙在奎壁,甲己年必甲戌、乙亥,土位之下风气承之,庚辛角轸,则丙丁在奎壁,乙庚年必丙戌、丁亥,故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壬癸在角轸,则戊己在奎壁,丙辛年必戊戌、己亥,故水位之下土气承之,甲乙在角轸,则庚辛在奎壁,丁壬年必庚戌、辛亥,故风位之下金气承之,丙丁在角轸,则壬癸在奎壁,戊癸年必壬戌、癸亥,故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五行家以戊寄于巳,己寄于午,六壬家戊寄于巳,己寄于未,惟《素问》以戊寄于戌,己寄于辰,遁甲以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水土相随,水,金子也。阳土故居金行之未,以为亥始。水,母也,巳,金祖也。阴土故居水行之墓,以为巳始。所以说:天地之门户而万物所以出,就是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万物所从生的必由之路。这就是十干化气的理论所在的根源。 五合化气图 附:五虎遁年上起月 月干的推算 月份的地支都是固定的,确定月份的天干就需依据干得来,下面就是确定月干的口诀和对照表,也就是五虎遁年起月表,需要注意的是推算月份必须严格以节气作为分段标准,不能单凭月,节气不到还按上月,以立春为首,依次节气推算。 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年寻庚起, 丁壬壬未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觉,甲寅之上好寻求。 五虎遁图 五虎遁是确定月干的方法,内圈代表年干,因为推月都从正月即寅月起推,寅属虎,所以叫五虎遁,外圈代表各年及正月的天干地支的对应,年干的天干只需顺推即可。 五鼠遁:日上起时 甲己之日甲子时,乙庚日起丙子时,丙辛日起戊子时, 丁壬日起庚子时,戊癸日起壬子时。 甲子日起甲子时,从甲子日顺数至次日子时,得丙子,故乙日起丙子,从甲至己越五日,共六十时,花甲周而复始,故己日子时亦为甲子。 五鼠遁口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五鼠遁图 五鼠遁图,内圈是日干,外圈是推出的日干时辰,五鼠遁实际上是确定时干的方法,因为推时一般从子时起推,子属鼠,所以叫五鼠遁,此图列举了各个日子的子时所对应的天干,其余时辰的天干只需往下顺推即可。
-
怎解偶然成注定 注定是偶然?
今年可返前年,过去居然未去! 往日能知明日,将来究竟何来? 周瑜会秦琼或无或有,谁知过去尚未来未来已过去。 明珠接宋玉疑是疑非,怎解偶然成注定注定是偶然? [hide p=10 r=10 f=10 j=10 m=10 g=10] 今年可返前年,过去居然未去! 往日能知明日,将来究竟何来? 周瑜会秦琼或无或有,谁知过去尚未来未来已过去。 明珠接宋玉疑是疑非,怎解偶然成注定注定是偶然? [/hide]
-
浅谈飞盘奇门和转盘奇门的区别
1、从定局来说:飞盘奇门一直以折补法为主(即现在大家所说的拆补法),也就是以节气为主,符头为辅,灵动活泼,随机应变;转盘奇门一直以置闰法为主,也就是以符头为主,节气为辅,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2、从布局来说:地盘起布方法与值符值使的定位方法,飞转都是一样的。只是八门九星在天盘的运行轨迹发生了变化。飞盘是不管八门九星九神,都可入中,然后按照九宫数序依次飞布,中五不需寄宫;转盘是不管八门九星八神,都不入中,而是按照八卦方位挨排轮转,中五需要寄宫。 飞盘奇门以节气变局,天盘布局路线为九宫飞跳,入中驻中,逢五不避,全部依数而行。犹如天马行空、出奇制胜!看其纵横交错,丝毫不紊。所谓随其所欲而不逾矩也,无处不是灵机活泼,飘飘乎如一气象也,故而称之为飞盘。 转盘奇门本干支立局,天盘布局路线为八方轮转,入中寄宫,逢五则避,浑然依方而转。犹如列宿丽天、星辰定位!观其圆方有致,周流不息。所谓寒来暑往而不失时也,无处不是循步移宫,巍巍然如一形象也,故而称之为转盘。 由此而推之,则转盘为正,飞盘为奇;转盘为天行之常,飞盘为气运之变;转盘重于形质,飞盘重于气机;而理与象,则一也。天地生易,有河图洛书;古圣画卦,分先天后天;数有常变,兵有奇正;配奇门而言之,则飞与转而已。 飞转之异,全在于是否入住中五。中五皇极,为天心所在,若有若无之地,大则弥纶天地,小则细若微尘,唯无形之气可以运行无碍,非有形体象所能穿梭自如者。亦如同人心一般,包罗天地万物,而实则无一物所能容者。如此,则功用分矣,变化见矣。然形为气之渐,气为形之先;形为气之母,气为形之帅。其形与气,如阴与阳,须臾不能离者也。是故持经达变,知雄守雌,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 古法飞盘奇门:以三乙四宫为经,以年命用神为纬,精研五行,细参六亲。线路清楚,层次分明,吉凶成败一目了然。 古法转盘奇门:以符使飞流为经,以本干旺衰为纬,甄别人我,详明格局。也是一种不错的断局方法。
-
奇门遁甲八神详解
八神喻意 直符前三六合位,太阴星之王在前二,后一宫中为九天,后二之王为九地。九天之上好扬兵,九地隐匿可立营,埋伏的军队但向太阴星位,若逢六合利逃形。 1、 值符 禀中间土,为天乙之王,众神之首,放眼望去,百恶消退。在物件中意味着高端货品、正品、精典、名品店。在企业人事部门上意味着领导干部、一把手。值符还可做为大领导,监考官、裁判员、上诉人、放债人、金融机构、市场行情,在战事时可意味着守方等。事急可从直符所进临之方出,这就是说白了“急则从神”的叫法。 2、 螣蛇 禀南方火,为虚诈之王。性柔而口毒,司惊惧古怪之事。出腾蛇之方主头昏昏沉沉,做噩梦易惊,假如问病可能是惊吓过度,夜多恶梦,又很有可能被病症困惑,治不好。此外,当预测分析一个的爱好时,假如这人上品螣蛇得话,则表明他很有可能对神秘文化很感兴趣,或者信念佛宗,或喜爱易学文化艺术这些。 3、 太阴星 禀西方阴金,为荫佑之王,性情阴匿暗昧。太阴星之方能够闭城藏兵、能够密谋策划、避灾。八字用神假如上品太阴星得话,表明很有可能有贵人相助暗中相助。 4、 六合 禀修真木,为保卫之王。性友谊,性格外向平静,司婚姻生活买卖正中间介绍人之事。六合之方宜结婚、避害。六合意味着中间人,婚姻生活,艺人经纪人,路人失踪方位,在逃犯等。 5、 白虎 禀西方之金,为凶狠刚猛之王。性好杀,司兵戈斗争杀伐病亡,道路交通事故等。勾陈之方须防敌军袭击。得奇门致柔。白虎下隐有勾陈,勾陈具备地户己土特性,己土延年在酉,故隐藏于白虎下。此外,假如八字用神临福星、吉门、吉格,而又上品白虎得话则能够做为贵神来用,表明这人看起来白,性情刚直,有威势,有工作能力等。 6、 玄武岩 禀北方水,为奸谗小盗之王。性好诡计贼害,司术士逃跑口角之事。玄武岩下隐有玄武,玄武原先属南方火神,但北方玄武岩子水之职,恰好是丙火怀孕的地方,故玄武隐藏于玄武岩下,玄武之方须防备内奸术士。得奇门则可以。玄武岩主男女暧昧之事(包含出轨),假如用玄武岩来意味着物件,则可能是易腐烂或假冒伪劣产品产品;假如来代表者得话,则这人很有可能喜爱暗中行事,或者贪污盗窃犯,贪污贿赂,或者招花惹草、风流韵事浪荡的人。但假如八字用神临福星、吉门、吉格而却上品玄武岩得话,则表明这人除有原则问题之外,还具备心思缜密的一面,解决事儿必定大会上下多情,內外称意。玄武岩主要是用于意味着偷窃行为,小贪污犯的八字用神标记。 7、 九地 坤土之象,具备坤土的特性,有厚载之德,故为万物之母。为坚牢之王,時间很长的意思,性柔喜静,滋长天地万物。九地之方,能够驻防坚守,坐地做生意,搞房地产业,栽种饲养。 8、 九天 乾金之象,为天为父,天地万物鼻祖。古代人称之为威悍之王,性情坚强好动,性恰好动。九天之方,能够扬兵阵型,军队战斗,乘飞机。八字用神上品九天贵神,能够主动进攻,大展鸿图。 八神的旺相休囚 奇门遁甲术按九宫八卦即“井”字格的方式,将危害人们天地万物的要素分成天和、地利人和、人与、神助四个标准,又叫四盘。九星意味着天盘即天和,八门代表者盘即人与,九宫意味着底盘即地利人和,八神意味着神盘即神助。八神即值符又叫天乙贵人;螣蛇;太阴星;六合;白虎(下隐勾陈);玄武岩(下隐玄武);九地;九天。奇门遁甲术中的八神又叫八将、八诈门。是古代人在天人感应中发觉的与九宫八卦具备相对性应特性的八种神秘的自然能量,当代有些人称为暗能量、信息内容波等,对事情的产生及全过程結果拥有一定的危害。 1、值符是八神之首,又叫天乙贵人。古书云:“天乙在前,太乙后面”。天乙指值符之王,[太乙指太乙神数]是最吉之四柱神煞。因为它与底盘值勤将军和天盘值勤星体相对性应,故叫值符。预测分析时一般意味着领导干部、大领导、珍贵高端物件、贵人帮扶、金融机构单位等。《奇门遁甲大全》云:“值符禀中间之土,为贵人相助之职,能育天地万物,将军利居其下,为人的本性淡泊而厚实,为仙佛、为高贵,失令则为牙保媒医,于物为印缓、文章内容、金银饰品、丝麻布帛、至宝、谷、鳖这类,基因变异则为水木之精,鳞鱼之怪。于事旺相则为吉祥、谕旨、宴席、酒食,休囚则为抽泣、愁苦。为白黄,其形端方,其数八。” 2、螣蛇为虚诈之王,具备南方火的特性,性情虚情假意,口角狠毒。专职惊惧古怪、虚华不实之事。测人主虚情假意无有诚实守信,多猜忌善娇吟之徒或由有宗教信仰如佛宗仙的信念。测病易不断迁移或有小精灵邪气之物作祟。奇门遁甲术全集云:“螣蛇禀南方之火,为虚耗之王,为人的本性虚情假意而巧诈,为公吏为女性,失令为市井生活人为因素丫鬟牙婆,于物为明亮为丑恶为倾斜损坏,为楠木为绳为蛇,其于事为胎产婚姻生活文契钱货,基因变异为光怪火烛惊疑为做噩梦缠扰为污浊臭味这类。其形白红,其形虚无缥缈。”意味着火光的、换来换去的、性情不确定、惊疑搅乱、花哨、头晕眼花了乱、加戊好穿着打扮、小孩子、漂亮美女、弯折的物品、万里长城、彷徨的物品、烟火、浓烟、晃来晃去的物品、大蜈蚣、灯光效果、鬼魂、做噩梦、龙、妖精、精神实质得病的人、斑马、虚无缥缈的物品、弯折的小道、树杆、印花布、纹路、绳索、网状结构的衣服裤子、互联网、海域、绘彩、线、脑波、表演、盘绕。 3、太阴星为荫护之王,具备西方阴金的特性。性情阴匿暗昧。太阴星所临之即可密谋策划,避灾藏兵,善作祯祥吉祥如意的好事儿。测人质量优质,刚正不阿无私,乐于助人,或固执己见或自私自利。测事情有忧虑,忧虑之事。奇门遁甲术全集云:“太阴星禀西方之金为荫佑之王,为祯祥护持为人正直豁达大度性为文人墨客,失令为婢妾,为物为雕刻金银、翎毛精洁、阴霖露雨冷冻,寺庙,笔迹,其于事旺相则为喜气婚姻生活胎产。休囚则为荒淫踟蹰、诈骗阴私、口角詛咒、抽泣、暗谋密约、通奸失踪。其形白,其体柔,其数九”。意味着掩藏、缜密、有纪律、液下、隐私保护的位置、抽泣的含意、暗自的、手工雕刻、內衣、看不到的地方、诈骗、美少女、获得、饰品、孕期、阴宅,荒淫、詛咒、金属、参军。 4、六合为保卫之王,具备修真木的特性。性格外向平静,荐贤不妒,喜搞好人说合之事,真实身份多见贤才、医师、老师文艺范儿等,专职婚姻生活买卖中介公司之事,六合所属之方有利于交涉、买卖、婚姻生活婚娶。奇门遁甲术全集云:“六合禀修真之木为保卫之王,能湘源转变,为人正直好贤乐善好施,为皇室高隐。失令则为工巧手艺、僧道冰法、医师书客,其于事旺相则为爵禄荣庆,婚姻生活合和、胎产,休囚则为娼女、口角、争财、致疾、怯懦、追凶20年、求降、引诱。其微黄,其形风彩,其数六与七。”意味着诸多的、协作、人品好的、公益慈善、小孩子、能合上的、婚姻生活、小型的花草植物、小孩、搞文本工作中的、兔子、山林、花草植物、春笋、胎宝宝、接吻、孕期、友善力很强、父子关系、挥手、相拥、甜美、蔬菜水果、伞、魔法师、子孙后代、护肤品、白砂糖、盐。 5、白虎〔下隐勾陈〕为凶神之王。具备西方金的特性。性情凶狠好战,专职进兵战斗、凶杀案搏斗、病症伤亡、道路交通事故等,测人特性威雄,有一定权利,讲义气,从业技术性扎实的岗位。测事多与公安机关捕盗、违法犯罪病重、凶伤丧服相关。奇门遁甲术全集云:“白虎禀西方之金为刚猛之王,主兵戈作战,为人的本性强烈威、雄威、权官、特使、护卫,失令则为军卒、丑妇、匠人、农家、牧童、捕役、宰杀凶人、丧服患者、于物为金银、武士刀、财帛、鱼鳖蛟龙,失令则为朽铁、瓦石、搜罗,基因变异则为水雹疾风、迅雷资源害物,于事为争讼、病症、伤亡、路面挫伤、留恋、丢失。其形青白,其形锋利、其数七与五。”意味着技术性扎实的、威势的、乳白色的脸、姓白的名字、凶狠、人体骨骼、锁、大灰狼、仓鼠、武器装备、石狮子、士兵、一切能损害人的、雹子、车祸事故、病症、仿生技术武器装备、女性、大关、恐怖的东西、发生爆炸、武士刀、石制品、唇膏(把男生击败了)、战士、身亡。 6、玄武岩〔下隐玄武〕为奸馋小盗之王,具备北方水的特性。性情爱偷〔如出轨〕喜盗,专职贼盗,逃跑、口角之事,爱偷模诱拐到的,玩弄权术也罢斗争。测人聪慧多智、能言善辨、文艺范儿优秀人才,但也主诚实守信不高,爱说谎话,虚情假意虚假等。奇门遁甲术全集云:“玄武岩禀北方之水为形戮奸谗之王,为人正直聪慧而躁急巧辩而不断为文士、醉客、孕妈妈。失令则为牙伶、书吏、术士、娼妇、买渔人,于物为文章内容、印信、敕令、服物、鱼蛇、蛋、卤油、酒、伞、碳这类,基因变异则为妖魔鬼怪妖魅,于事则为谒官求望,失令则为口角、玄武岩临六合,因孕期请律师打官司。哭闹、理想、别离、惊惧、丢失、逃人、谗佞、情色。其形赤黑、其性缺、其数四九。”意味着糊里糊涂、风水玄学、搞不懂、玄晕、黑喑、抽泣、鼠、有好淫的信息内容、知名演员、会演出的人、玄天玄色、天的含意、出轨、暖味、小孩子、身影、胎宝宝、醉鬼、醉鬼、行乞、孕期、偷窥、衣着少、照片、把事儿说得很玄、脱离实际很玄、胡说八道、知名演员演出、头昏。 7、九地为坚牢之王,具备坤土的特性。性情头发柔顺娴雅,天道酬勤,有时候过度自私自利消沉,欠缺进取心,测人为因素医师、农户、老妇、卜卦的人等。奇门遁甲术全集云:“九地坤土之象,万物之母为含蓄之王。为人的本性头发柔顺抠门,为人像为大腹为医卜人为因素老妇、道姑、乡农、衙役,于物为字母牛为五谷、布帛、料石、云物、符录、药饵、闲置物品,于事为模糊不清忧思、患者牢房、暗昧抽泣、伤亡,其形黑。其形厚有柄,其数八二。”意味着平稳的、低洼地、偏矮的、玩固不融的、往下面走、腹腔、真讨饭的、昏暗的别墅地下室、稳重。 8、九天为威悍之王,具备乾金的特性。性情坚强好动,志存高远,有时候眼高手低,脱离实际。九天之方有利于扬兵阵型、军队战斗、坐飞机交通出行。测人阳刚,真实身份为老人,官长有声望的人。奇门遁甲术全集云:“九天乾金之象天地万物鼻祖,为荣显之王、为人正直阳刚、为君父、为官长为僧道、老年人为领袖、骨肋,于物为马、为金玉晶石、剑戟、刀战、槌铃、钱、镜、寒水、铁和钢、水果、丝竹、明亮如意、转动主题活动、有音有足之物,于事为谋望、博弈、出远门这类。其形赤白、其形园其质坚、其数一六。”意味着脱离实际、很高的地方、理想、思想觉悟高、天上、飞上天的物品、活泼开朗、宇宙空间、海角天涯、荷兰风车、臀部、珍珠贝、阳刚的男生、高高地商务大厦、环形的水果、弹跳的姿势、空中小姐、人间天堂、理想宽广。 八神的排序顺序从值符到九天,不管逆顺,部位不会改变,其运作规律性是阳顺阴逆即阳遁顺时针方向行,阴遁反方向行,又分成天盘八神和底盘八神二种。随天盘九星运作的叫天盘八神,随底盘六甲值符运作的叫底盘八神。天盘八神每一个时间随天盘九星的值符星旋转一次。底盘八神旋转比较慢,每十个时间随旬首六甲值符旋转一次。测风水及择日择吉常见底盘八神,测事测运常见天盘八神。 八神的作用 在奇门遁甲术易学界,因为派系和中医师承的不一样,对神盘的使用方法及功效起着功效的观点有非常大的不一样。从大的归类而言,有轮盘奇门的神盘的使用方法和飞宫奇门神盘使用方法。 轮盘奇门的神盘是值符,腾蛇、太阴星、六合、白虎(下隐勾陈)、玄武岩、九地、九天、共八神,以应外场八方八卦之宫,只需值符部位明确,其他七神即依次,按阳顺阴逆排下去就可以,主要是走外场八卦的宫,和卦宫次序不相干。中五宫使用二宫的八神。 飞宫奇门的神盘里又增一太常,为九神,以应九宫,值符宫位一明确,下列八神便按九宫次序飞布,也是阳顺阴逆飞九宫。在这儿暂把飞宫法的闲置一边,先探讨轮盘奇门中的八神使用方法及功效。 既称作神,必有奇妙之处,十分人能够料测。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都是有灵肉多,拥有与众不同的性情,拥有不一样的权力和责任,就象硬生生的人一样,但她们神通广大、变幻无常。然欲应用奇门秘术,当以识得其性,方分得清吉凶祸福。中国易经方案策划研究所朱昆老师提醒众神之性格,古籍略微上述。“值符天乙之王,腾蛇虚诈之王,太阴星阴祐之王,六合保卫之王,白虎凶残之王,玄武岩盗拓之王,九地牢固之王,九天威悍之王,勾陈牵滞之王。” 奇门之王,来自星象学,与天干地支拥有密切相关。据《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载:“凡九天之王在六甲,玄武之王在六丙,太阴星之王在六丁,勾陈之王在六乙,六合之王在六己,白虎之王在六庚,玄武岩之王在六辛,九地之王在六癸。”就是说,每日干均与一神般配。而《奇门遁甲统宗大全》曰:“太阴星在天空居丁,在地底居卯。”又曰:“甲戌旬,阴在丁丑;甲申旬,阴在丁亥;甲午旬,阴在丁酉;甲辰旬,阴在丁未;甲寅旬,阴在丁巳。”是故,天空之牌位与地底之牌位相对应,但各不相同。天空之王与十二天干固定不动般配,而神与十二地支并不固定不动般配,仅仅仅随干而转换方向。 每一旬为一动能集团公司、为一特殊环节,故每一旬中,地面上之王所居十二地支方向也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必有两个地方支旬空而没神所主,这时,旬空之支“六神无主”,手足无措,场态错乱,此即奇门常说的孤位。 孤位所冲之支,为虚。孤虚者,孤为在野而虚为在朝也。十神都有其保守主义,好似主人家与屋舍一样。十神做为廿八二十八宿的品牌代言神,天干地支就象屋舍一样起庇佑神明和传输神明信息的作用。 奇门遁甲术常用之王,一般有值符、螣蛇、太阴星、六合、白虎、玄武岩、九地、九天、勾陈、玄武十位(有的派系中也有青龙一神)。由于在阴、阳遁的每一局中,八诈神盘上面仅有八个牌位,故一般称作八神。众神之功效、性格,奇门派系都有一定的阐述,在应用标准和顺序排列上各有不同。谁是谁非,未有人细作简评。 奇门中的神,与别的方术派系中的神相近。既称作神,必有奇妙之处,十分人能够料测。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都是有灵肉多,拥有与众不同的性情,拥有不一样的权力和责任,就象硬生生的人一样,但她们神通广大、变幻无常。然欲应用奇门秘术,当以识得其性,方分得清吉凶祸福。众神之性格,古籍略微上述。《奇门法窍》云:“值符天乙之王,螣蛇虚诈之王,太阴星阴祐之王,六合保卫之王,白虎凶残之王,玄武岩盗拓之王,九地牢固之王,九天威悍之王,勾陈牵滞之王,玄武文明行为之王。而青龙为善良之王。”依据其天性,我们可以推而广之,以能够更好地了解她们。如:六合乃保卫、合和之王,故其性犹豫不决、颠倒是非、敏感多疑、苟且偷生;太阴星乃阴祐之王,故其性阴私、暗昧、神密、祐合、无比、柔弱。九天为威悍之王,其相匹配于人事部门时,则性刚直好战,威风凛凛难屈,颇有猛赵云之性格;而九天既称作天,则在测气温异象时须察其色调。白虎凶残,青龙善良,产生独特的比照。众神全是各具秉性的信息内容场,性情独特。 奇门八诈盘的牌位排序,诸书都有进出。因奇门本有排盘和飞盘两大阵营,其神即也是有排与飞二种排序方法。飞盘奇门,还有一盘九神之说。因奇门遵照三千大道,而三千大道运转不断,如一年四季之时兴不忒。故小编认为,神以轮盘排序为宜。如《奇门法窍》,本为飞盘奇门,然其针对八神的排序仍遵照轮盘的标准。针对八神的排序方式,奇门經典《烟波钓叟赋》曰:“值符前三六合位,太阴星之王在前二。后一宫中为九天,后二之王为九地。”这几个神明的排法,已是结论,其他之王排法派系则略有出入。在这里,小编明确提出自身的排法。即:阳遁顺排──值符、勾陈、太阴星、六合、青龙、玄武、九地、九天;阴遁逆布──值符、螣蛇、太阴星、六合、白虎、玄武岩、九地、九天。为何这样排列呢?主要是考虑到太极拳基本原理,阳遁重阳节神而阴遁重阴神。并使众神组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在其中,勾陈与螣蛇相互之间飞伏,青龙与白虎相互之间飞伏,玄武与玄武岩相互之间飞伏。在取用时,二者信息内容都需要兼具。如青龙为财神位,在阴遁时则寻其白虎之牌位或者其对冲交易之职。 奇门之王,来自星象学,与天干地支拥有密切相关。据《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载:“凡九天之王在六甲,玄武之王在六丙,太阴星之王在六丁,勾陈之王在六乙,六合之王在六己,白虎之王在六庚,玄武岩之王在六辛,九地之王在六癸。”就是说,每日干均与一神般配。而《奇门遁甲统宗大全》曰:“太阴星在天空居丁,在地底居卯。”又曰:“甲戌旬,阴在丁丑;甲申旬,阴在丁亥;甲午旬,阴在丁酉;甲辰旬,阴在丁未;甲寅旬,阴在丁巳。”是故,天空之牌位与地底之牌位相对应,但各不相同。天空之王与十二天干固定不动般配,而神与十二地支并不固定不动般配,仅仅仅随干而转换方向。每一旬为一动能集团公司、为一特殊环节,故每一旬中,地面上之王所居十二地支方向也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必有两个地方支旬空而没神所主,这时,旬空之支“六神无主”,手足无措,场态错乱,此即奇门常说的孤位。孤位所冲之支,为虚。孤虚者,孤为在野而虚为在朝也。十神都有其保守主义,好似主人家与屋舍一样。十神做为廿八二十八宿的品牌代言神,天干地支就象屋舍一样起庇佑神明和传输神明信息的作用。 在奇门遁甲术中,神为联接天、地、人盘的桥梁,是奇门式盘的洞天所属之一。 八诈神盘伴随着天盘的旋转而动,小值符紧跟大值符。因而,八神是对九星在天文学、自然地理、人事部门层面投射信息的分类和精准定位。在值符星明确以后,其他诸星的职责分工也就相对应明确,它是由值符星君来分派的。小值符做为大值符的徒弟,当然还要听大值符的。大值符为领班之元帅,而八神则为委任状、任命通知。尽管,九星有自身的岗位、功能及性格,但要想顺理成章,充分运用自身的功效,还务必要有一张委任状。不然,名不正则表达式言不顺,滥用权力去参与份外之事,则实际效果不佳。因而,一般状况下,八神尽管不可以危害人事部门的最后結果,但会危害到人事部门的过程。八神为九星之父母,父母力衰,怎奈他的儿子身强体壮,注定是缺乏活力,心里变虚也。因而,九星为显,为阳;而八神为隐,为阴。 奇门分辨人事部门有一条标准:“急则从神缓从门”,八神与八门当然也存有着相互依赖的关联。在预测分析中,门是预测分析人事部门的关键定位点,而神则是门户中的客居者。她们中间的关联等同于生命与肉身的关联。神为天空的东西,地底有她们分别的管辖区。门为人事部门所主,虽千姿百态而难离其宗,冥冥中都要受其八神的管束。奇门九遁中的神遁、人遁、鬼遁布局中,就暗含了这类洞天。乾坤运行,天空之际与地底之时显而易见是各有不同的,神的功效,最后也要根据八门来反映出来。严格说来,天空之神无旺衰之说。而到地面上,则“风水风水轮流转”,八神的生命也有时候运的衰旺之机。《奇门统宗》谓,神有阳将与阴神二种,阳随星转,而阴随门转。由于,值符星为知县,值使为其生来彷徨的品牌代言人,为实际之现管。值符做为知县,日理万机,不太可能诸事顾及,他只制定一些现行政策,而实际贯彻落实则要靠值使去进行。常言道“知县比不上现管”,由此可见值使之权力。九星有任职之说,当然八门也是有类别之分。针对人事部门而言,八门较多高度重视空间数据,而八神则较高度重视時间信息内容。 奇门式盘里,九宫代表地面,是一切人事部门占断的立足点和基本。奇门中的星、门,及其八神,都需要根据九宫去功效人事部门。因而,八神就象太阳龙宝宝一样,传送着天、地、人中间的各种各样信息内容。“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八神的功效,便是最大限度的给人出示解灾的信息内容。 由于八神为呈阴性,故在奇门占断中,她们只起辅助和壮势功效,若要判定,务必和星、门融合起來同参。凶煞见吉局不足为患,贵神见凶局则为虎作伥。是故,《奇门秘诀总赋》曰:“倘三叠之得奇门,若蛟龙之得雨云;见六合之逢杀局,如虎狼之产翅膀。”而“从神”与“从门”,事实上便是要乾源道、趋吉。谁掌权就沿着谁,去“知县”贵人相助方(现管)当然会狐假虎威,办事半而功倍也。 奇门分辨中,神的功效至关重要。奇门九遁中的人遁、神遁、鬼遁布局都采用了神:太阴星主人家,九天为神、九地为鬼。奇门八神,可断上、中、下三界之事。神便是宇宙空间的多元性,是宇宙空间真气运行的穴道开闭点,是玄牝之门。仅有打开了这一安全通道,才可游刃于奇门遁甲术的洞天当中,直追奇门最高境界。
-
奇门遁甲的学习心得
(一)书的选择: 读书要读好书,还要好读书。目前社会出版的各种预测学书水分极大。根据笔者十多年对易界的接触与了解。得出结论:出版书中无神仙!古人出书,是为了引导世人入道而掌握学问,今人出书多是为了经济利益,当然这点可以理解,但是利字当头的时候,让人吹嘘自己神似如来,他们也能干的出来。因此学易者、教易者当永远牢记:学易者德为先。无德何以谈易。在选择书的过程中尽量看古书,笔者并非强调复古,而是强调多看古书。因为一门学问有其根源,如果要发展,要真正掌握就必须挖其根源。否则只能掌握其用,而不能掌握其体。 (二)师的选择: 有一定缘分,机会,可以和明师学习是好的。但是没有师父指导的情况下,就要准备好多读书,以书为师,即使是有师父指导的人也不可能终身随师父学习,这样就成了寄生式的学习方式。不论任何人,书始终是你一辈子的老师。因为书中有前辈无数高人的经验体系,你读书要读出他们的思想来,而不能浅薄的读。不要轻易相信社会名人、名师。这里不想多说什么,怕影响胃口。易学界本来就是一坛混水。笔者也不想搅进去。 (三)如何读书 读书首先要细读,要心领神会。笔者发现近年来随之易学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批判古人的思想的书籍,细细读下,很多作者根本就误会了古人的思想,自己看不懂,却在那大骂古人。这点是最要不得的,不知道要误导多少人。关于学术门派之争,不要去理会,我们学习的是知识,而不是搞门派斗争。(这一点在风水学上尤其明显) 最好的读书方式就是,通过细心学习后用自己的实证来证明学术的正确性。当然,由于现在易学书籍泛滥,鱼目混杂,让人无从选择,因此就要自己去识别,自学者走一些弯路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很多人想一条直路走下去,但是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有时候走弯路会让你到最后获得更大的收获。 附:奇门感悟 发这个文章的时候有很多感慨,自己学易整整15年了,最早学习梅花易数,后来最神数系列很感兴趣,对于邵子数和铁板很用功的学,资料不全,只想用自己的思维来突破它,也因此学了紫薇,四柱。六爻,河洛。等等,花费了太多时间在预测数,后来又逐一认真学习相术,六壬,奇门和太乙,星命等等,晃眼十多年过去了,每一种预测学的学习都给自己留下很深的记忆。一切在于实践,那个时候为了实践,在街头曾经历练过。今天说说关于奇门方面的一些个人看法,只供参考,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 首先大家仔细想想,每一门预测学都有它本身的侧重点,比如奇门,你一个时辰起一个局,来几十个人问你,你怎么处理,所以这里就牵扯到心法的应用,没有心法的预测学,是死的。我们知道,太极是活的,所以预测的关键在抓住预测太极点,即心法为上。我们在预测他、时抓住每个人问话的特征或方位,或数字,以其为中心太极点,结合四柱时空。就可以进行深层次的预测。奇门的派别很多,不要轻易否定,每种奇门有它自己的系统和根源。在没全盘掌握的情形下,你根本就无法判别。比如有的奇门只注重五行十二长生,不分阴阳,如果你用别家的一定测不好。 奇门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用张志春的天八神,而实质上奇门有24神,这个说出来有点让人吃惊,天地人24神,其中人八神是阴神,地八神主吉凶,天八神负责天干的深刻含义。比较难把握,但是把握好了,有特殊功用。在奇门解灾中有特殊功效,如果用错了,笑话就出来了。 九宫里有暗九干,实质是人天干,在奇门预测里,首先分阴阳,再看三才,很多朋友在这方面忽略了,如果细心把握,其中玄机无限。再说天干,很多人学奇门只记格局,实际上格局很单调,很枯燥,在预测中它似乎只起到引导吉凶的东西,实质上不是这样的,十干无吉凶,真正掌握吉凶的不是他们。它们只是一种事类的表证。在奇门当中也是运用到地支的,而且很丰富。 关于以上具体问题,大家研究一下金口诀的模式,一定会对你有启发的大家都知道,有一种奇门单盘看,它和满盘占的区别就是,快,准,狠,是奇门速断的东西,如果你用天八神在里面,很多都变的不准确,一种最好的学奇门的方法是,每天手上起盘,出门时,办事时,生活当中,观察每种你所遇见的事情,进行对验,一定进步很快的。其实古书里的奇门克应已经告诉我们这个方法了,只是都没注意。如果用古书的奇门克应来对应现在,会出笑话的。所以那只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原则。 关于心法,我们学过梅花的人知道,一开章就是心法,注重理,由理导象,奇门也是如此,这就要我们注意门,星,神,干的分类与功用,一定要注意,如果连三才都没搞清楚,又怎么能测对呢,天心在盘,用神在盘,三才分用,奇门才有函括天地的功用。 ——转载
-
奇门八神(九神)的万物类象及特征
值符:位居中央,具有戊己土的性质。为诸神之元首,九星之领袖,因名值符。其神所到之处,百恶消散,诸凶寂灭。为至吉之神。盖天始于甲,地始于子,固谓万汇之尊者,举甲子而六甲在其中矣。故名之曰值符,值符代表长者、贵人、公吏、钱物、资本、银行、放款人、原告、领导、上司、核心人物、凝聚力等信息 螣蛇:位居南方,为丁火之化气,其神性柔而口毒,专司惊恐怪异、虚诈不实之事。为六丁六甲之阴神,乃神之最灵者。螣蛇主官司牵连、惊恐怪异、变化多端、羁留盘诘、虚伪、做梦、绳索、链条、捆绑、心狠手辣、罗网、牵缠、一切细长物品、妖魔鬼魅、虚幻不实、心惊肉跳等。 太阴:位居西方,为西方之阴金,其神好阴匿、暗昧,具护佑之功,利密谋策划、避难藏身,其性格内向,喜暗中行事。多与女人、阴私之事有关。 六合:位居东方,为东方木神,甲木之化气也,为东方之阴木,其神性和平,专司婚姻交易、媒牙和合之事。又为护卫之神,其开朗平和、利交易、谈判、中介、合作等。又主华采、车书、酒食、筵会、婚姻等。 勾陈:勾陈者,中央之阳土也,其神性顽,专司田土词讼之事,凶顽之气不可趋,主勾连、跌打损伤、一切带钩的物品、牵扯之事、牢役、勾引、打斗、兵戈、皮革、大将军、滞留、权威等信息。 白虎:位居西方,为西方阳金,其神好杀,专司兵戈、杀伐、争斗、疾病、死丧、道路之事,白虎又主威权、财帛、犬马、金银宝物、孝服哭泣、凶恶怪异、血光、骨折等。 太常:太常是五行所化之气,其性情好歌好饮,专司宴会祭祀、穿衣、吃喝之事。其随天禽星遍游四方,遇火则从火,遇金则从金,遇水则从水,遇木则从木,遇土则从土,与五行相合,其性无常,因此称之为太常。见吉门则吉,见凶门则凶,太常主文章印授、公裳服饰、绢帛、田地、五谷等信息。 朱雀:朱雀为南方火神,其统管周天四野,专司文明之权,掌奏对之职,得地则有文书印信之喜,失时则有口舌是非之乱。朱雀主要代表口信、文章、文书、字据、谣言、信息、公讼、鸟类、羽毛、争吵等。 玄武:玄武乃水之精也,统辖北方之气,其神好阴谋、贼害、专司盗贼逃亡之事。玄武主聪明多智、文章巧技、奸诈小人、女子阴私、暗昧之事、头晕、醉酒、昏迷、淫邪、偷盗、小人 九地:九地为坤方之土神,所主的都是柔顺虚恭之事,为坚牢、稳固之神。利屯兵固守、潜藏万物、屯集、播种、农事活动、女人、衣服、稻豆、埋葬、其性好静。 九天:九天者,乾金之卦,其体属金,性刚而好动,所主者,名正言顺之事,值其令而无阻,至吉之神。若得门得奇,万福咸集。不得奇得门,亦不为凶。九天为威悍之神,利扬兵布阵,行军出兵,擂鼓呐喊、张扬、公开、枪棒、飞鸟、飞机、航天
-
烟波钓叟歌
阴阳顺逆妙难穷, 二至还乡一九宫。 若能了达阴阳理, 天地都在一掌中。 轩辕黄帝战蚩尤, 涿鹿经年苦未休, 偶梦天神授符诀, 登坛致祭谨虔修。 神龙负图出洛水, 彩凤衔书碧云裡, 因命风后演成文, 遁甲奇门从此始。 一千八十当时制, 太公删成七十二。 逮于汉代张子房, 一十八局为精艺。 先须掌上排九宫, 纵横十五在其中。 次将八卦论八节, 一气统三为正宗。 阴阳二遁分顺逆, 一气三元人莫测。 五日都来换一元, 超神接气为淮的。 认取九宫为九星, 八门又逐九宫行。 九宫逢甲为直符, 八门值使自分明。 符上之门为直使, 十时一位堪凭据。 直符常遣加时干, 直使逆顺遁宫去。 六甲元号六仪名, 三奇即是乙丙丁。 阳遁顺仪奇逆布, 阴遁逆仪奇顺行。 吉门偶尔合三奇, 值此须云百事宜。 更合从旁加检点, 余宫不可有微疵。 三奇得使诚堪使, 六甲遇之非小补。 乙逢犬马丙鼠猴, 六丁玉女骑龙虎。 又有三奇游六仪, 号为玉女守门扉。 若作阴私和合事, 请君但向此中推。 天三门兮地四户, 问君此法如何处? 太冲小吉与从魁, 此是天门私出路。 地户除危定与开, 举事皆从此中去。 六合太阴太常君, 三辰元是地私门。 更得奇门相照耀, 出门百事总欣欣。 太冲天马最为贵, 卒然有难宜逃避。 但当乘取天马行, 剑戟如山不足畏。 三为生气五为死, 胜在三兮衰在五。 能识游三避五时, 造化真机须记取。 就中伏吟最为凶, 天蓬加著地天蓬。 天蓬若到天英上, 须知即是反吟宫。 八门反复皆如此, 生在生兮死在死。 假令吉宿得奇门。 万事皆凶不堪使。 六仪击刑何太凶, 甲子直符愁向东。 戌刑在未申刑虎, 寅巳辰辰午刑午。 三奇入墓好思推, 甲日那堪见未宫。 丙奇属火火墓戌, 此时诸事不须为。 更加天乙来临六, 月奇临六亦同论。 又有时干入墓宫, 课中时下忌相逢。 戊戌壬辰兼丙戌, 癸未丁丑一同凶。 五不遇时龙不精, 号为日月损光明。 时干来克日干上, 甲日须知时忌庚。 奇及闸兮共太阴, 三般难得总加临。 若还得二亦为吉, 举措行藏必遂心。 更得值符值使利, 兵家用事最为贵。 常从此地击其冲, 百战百胜君须记。 天乙之神所在宫, 大将宜居击对冲。 假令直符居离九, 天英坐取击天篷。 甲乙丙丁戊阳时, 神居天上要君知。 坐击须凭天上奇, 阴时地下亦如之。 若见三奇在五阳, 偏宜为客自高强; 忽然逢著五阴位, 又宜为主好裁详。 直符前三六合位, 太阴之神在前二, 后一宫中为九天, 后二之神为九地。 九天之上好扬兵, 九地潜藏可立营, 伏兵但向太阴位, 若逢六合利逃形。 天地人分三遁名, 天遁月精华盖临, 地遁日精紫云蔽, 人遁当知是太阴。 生们六丙合六丁, 此为天遁自分明。 开门六乙合六己, 地遁如斯而已矣。 休门六丁共太阴, 欲求人遁无过此。 要知三遁何所宜, 藏形遁迹斯为美。 庚为太白丙荧惑, 庚丙相加谁会得? 六庚加丙白入荧, 六丙加庚荧如白。 白入荧兮贼即来, 荧入白兮贼须灭。 丙为悖兮庚为格, 格则不通悖乱逆。 丙为勃兮庚为格, 格则不通勃乱逆。 丙加天乙为直符, 天乙加丙为飞悖。 庚加日干为伏干, 日干加庚飞干格。 加一宫兮战在野, 同一宫兮战于国。 庚加直符天乙伏, 直符加庚天乙飞。 庚加癸兮为大格, 加壬之时为上格。 又嫌岁月日时逢, 加己为刑最不宜。 更有一般奇格者, 六庚谨勿加三奇。 此时若也行兵去, 匹马只轮无返期。 六癸加丁蛇夭矫, 六丁加癸雀入江, 六乙加辛龙逃走, 六辛加乙虎倡狂。 请观四者是凶神, 百事逢之莫措手。 丙加甲兮鸟跌穴, 甲加丙兮龙返首。 只此二者是吉神, 为事如意十八九。 八门若遇开休生, 诸事逢之总称情。 伤宜捕猎终须获, 杜好邀遮及隐形。 景上投书并破阵, 惊能擒讼有声名。 若问死门何所主, 只宜吊死与行刑。 篷任冲辅禽阳星, 英芮柱心阴宿名。 辅禽心星为上吉, 冲任小吉未全亨。 大凶篷芮不堪使, 小凶英柱不精明。 大凶无气变为吉, 小凶无气亦同之。 吉宿更能逢旺相, 万举万全功必成。 若遇休囚并废没, 劝君不必进前程。 要识九星配五行, 各随八卦考羲经: 坎篷星水离英火, 中宫坤根土为营, 乾兑为金震巽木, 旺相休囚看重轻。 与我同行即为相, 我生之月诚为旺。 废于父母休于财, 囚于鬼兮真不妄。 假令水宿号天篷, 相在初冬与仲冬, 旺于正二休四五, 其馀仿此自研穷。 急则从神缓从门, 三五反复天道亨。 十干加伏若加错, 入库休囚吉事危。 十精为使用为贵, 起官天乙用无遗。 天目为客地为主, 六甲推兮无差理。 劝君莫失此玄机, 洞彻九宫扶明主。 宫制其门不为迫, 门制其宫是迫雄。 天网四张无路走, 一二网低有路通, 三至四宫行入墓, 八九高强任西东。 天网四张不可挡, 此时用事有灾殃, 若是有人独出者, 立便身躺见而光, 虫禽尚自避于网, 事忙葡匐出门牆。 假令立分丙辛日, 事用禺中另四张。 节气推移时候定, 阴阳顺逆要精通。 三元积数成六纪, 天地未成有一理。 请观歌裡精微诀, 非是贤人莫传与。
-
奇门遁甲九星常用类象及特征
九星类象 天蓬星 天气:阴天有雨、大到暴雨。 人物:重大罪犯、妓女、酒徒、船员、运输、水利、远方之人。 人体:耳、肾、膀胱、排泄系统。 性格:聪明、冒险、多情、好色。 长相:彪悍、面黑、眼大、胡须多。 物品:伞、渔具、油漆、篷子,与水有关的器物。 天芮星 天气:起雾、朦胧。 人物:妇女、产妇、农夫、学生、病人、贪官、朋友。 人体:胃、肌肉。 性格:贪婪、固执、迟钝。 长相:肚子大、个矮、方脸、面黄。 物品:布匹、盘(棋类)、空的箱子、神像、佛像,土制品、土产品。 天冲星 天气:打雷闪电、乌云密布。 人物:长男、运动员、冲动之人、警察军人、挑起争端。 人体:三焦、气穴。 性格:冲动、急躁、雷厉风行、多动。 长相:高个、长脸。 物品:斧头、大鼓、铃、音响、发动机。 天辅星 天气:彩虹、雨后天晴、微风。 人物:长女、老师、僧尼、辅导者、倡导者、秘书、木工、种树人。 人体:眉毛、肝脏、胆。 性格:文雅、修养、素质。 长相:瘦长、青白脸。 物品:花草、风扇、工艺品、文具、针、线、笔、信。 天禽星 天气:晴天。 人物:领导、主席、首相、中心人物。 人体:中腹。 性格:忠厚。 长相:宽胖。 物品:家具、古董、鸟类、羽毛。 天心星 天气:晴天、雪天。 人物:医生、策划者、大官、富豪、有钱人、大款、大人物、老父。 人体:骨骼。 性格:谨慎、多虑、善于管理。 长相:威严。 物品:宝藏、古董、值钱的东西。 天柱星 天气:冰、霜、露、雨。 人物:少女、舞女、讲师、律师、狡猾之人、破坏者。 人体:口、肺、呼吸系统。 性格:能说会道、花言巧语、口色是非。 长相:面白、国字脸、个高。 物品:埚、碗、桶、缺口之物、金属用具。 天任星 天气:阴天、沙尘。 人物:少男、道士、矿工、牢狱官、憨厚。 人体:鼻、脾、胃。 性格:忠厚、固执、保守、任劳任怨。 长相:驼背、慈眉善目。 物品:土制品、矿石、棉被。 天英星 天气:烈日当空。 人物:中女、演艺人、凶手、罪犯、昏庸。 人体:眼、心。 性格:急躁、易怒、有理。 长相:面红、头发少、头发黄。 物品:电视、灯类、图书、镜子、枪、炸弹、煤气。 九星特征 天蓬星 原名贪狼星,与北方一宫坎卦相对应,阳星,五行属水。坎水正当隆冬季节,至寒至冷至暗,喜阴害阳,人们认为它和盗贼出没有关,所以把它称为凶星、盗星。 歌云“争讼庭竞遇天蓬,胜捷名威万里同。春夏用之皆为吉,秋冬用之半为凶。嫁娶远行皆不利,修造埋葬亦间空。须得生门同丙乙,用之万事皆昌隆。”天蓬为水贼,所入之宫不宜嫁娶,营造,搬迁等,但如遇生门并合丙奇,丁奇,则可用无妨。春夏可用,秋冬助水之势,不可用。 天蓬星临宫,宜安抚边境,修筑城池,兴作土木,培垫堤防,屯兵固守;余事不利,特别是经商出行易遇盗贼或破财、生病。 在奇门测刑事案件中,以天蓬星作为凶犯的用神,这是其主要特征。但是吉凶是相对的,事物都有双重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天蓬星也可以作为吉的符号,比如镇守边关的大将,敢于投机倒把做大生意的巨商大贾,敢冒风险,具有大智慧的人等等,往往也临着天蓬星。因为天蓬星属水,水主智。总之,聪明、胆大、喜欢暗中行事,这是它的主要特点。 天芮星 原名巨门星,与西南方二宫坤卦相对应,阴星,五行属土。因与八门中死门相对应,认为它的出没与疾病流行有关,所以把它称为病星、凶星。奇门预测疾病一般以它作为疾病的用神,看它落在何宫及其旺相休囚,来定病的部位、轻重及愈后状况。 歌云“天芮授道结交宜,行方值之最不吉。出行用事皆宜退,修造安坟祸难测。贼盗惊惶忧小口,更有官事被官责。纵得奇门从此位,求其吉事皆虚为。”天芮为学生、传道、朋友,故宜受道结交,不宜嫁娶,迁徙,诉讼,营造,即使得奇门,也难为吉。天芮为土星,秋冬用之吉,春夏用之凶。 天芮星临宫,适宜授业师长、交纳朋友、屯兵固守,不宜用兵、嫁娶、争讼、迁徙、修造等。 在奇门测病中,它是疾病的主要代表符号。但它也有吉的一面,比如在测妇女孕产中它代表孕妇,在测人职业方面它代表农民,在测拜师学艺方面它代表学员,等等。因为它是坤宫之星,也同时具有坤卦的性质,代表母亲、妇女、土地、大众、下层民众、学生等等。 天冲星 原名禄存星,与东方三宫震卦相对应,阳星,五行属木。人们认为它有慈心造化,助人为乐之德,与农事活动有关,故把它称为吉星,但吉利程度不如天心、天任、天辅三星,所以有人叫它次吉之星。 歌云“嫁娶安营产女惊,出行移徒有灾难。修造葬埋皆不利,万般作为且逡巡。”天冲为雷祖、天帝、武士,宜出军报仇雪耻,不宜嫁娶、修造、迁徙、经商。 天冲星临宫,宜于选将出师,征代交战,鸣金击鼓,摇旗呐喊。其它一般或不利。 古人规定它为吉星,因为它在战场上敢打敢冲为武士。在工作中自然也具有雷厉风行、干事爽快利索的优点。但它也有冒失、粗鲁、不稳重的一面,故一般认为它是次吉之星。 天辅星 原名文曲星,与东南四宫巽卦相对应,阳星,五行属木。人们认为它是天上的文曲星,与文化教育事业有关,故为大吉之星。 歌云“天辅之星远行良,修造埋葬福绵长。上官移徒皆吉利,喜溢人财百事昌。”天辅为草为民,宜远行,起造,移徒,婚娶,埋葬,请客。 天辅星临宫百事皆宜,出行、经商、婚娶、修造均吉,特别利于升学考官,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在奇门应用中,它往往代表老师、代表班主任、代表考试院、代表文化程度等等。总之,人与动物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有文化,一个人文化程度高低,能否具有较高的文化教养,与他一生命运十分有关。特别是在科教兴国,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天辅星的作用更加重要。 天禽星 原名廉贞星,与中央五宫相对应,阳星,五行属土。土生万物,中宫是遁甲元帅值符所在之地,故为大吉之星。 歌云“天禽远行偏得利,坐贾行商皆称意。投谒贵人俱益怀,修造埋葬都丰裕。”天禽为巫为工,宜远行,做生意,埋葬,修造,见贵。 天禽星临宫,百事皆宜,四时皆吉。 天心星 原名武曲星,与四宫文曲星相对,处西北六宫乾位,阴星,五行属金。人们认为它能动能静,与乾卦为天为父为首长相应,长于心计,和领导才能、军事指挥、医疗治病有关,故为大吉之星。 歌云“求仙合药见天心,商途客旅财禄昌。主将迁葬皆吉利,万事欣逢尽高强。”天心为高道,为名医,宜治病服药,练气功,经商,迁徙,埋葬。秋冬吉,春夏凶。 它是天上的武曲星,既能惩恶助善,百事吉昌,又利求仙长寿,治病配药。 天柱星 原名破军星,与西方七宫兑卦相对应,阴星,五行属金。人们认为它正当金秋肃杀之时,喜杀好战,与惊恐怪异、破坏毁折有关,故为凶星。 歌云“天柱藏形谨守宜,不须商贾及谋为,娶嫁迁移皆不利,动作立刻见凶危。”天柱为隐士,宜隐迹固守,不宜出行谋事,一切所为皆不吉。 天柱星临宫,宜于修筑营垒,训练士卒,屯兵固守,不宜出战交兵、经商远行,强行则车破马伤、士卒败亡、破财折本、意外伤灾。 古人认为它正当金秋肃杀之时,喜杀好战,与惊恐怪异、破坏毁折有关,一般作为凶星符号。但事物都有两重性,既然称之为天柱星,它又有顶天立地、力挽狂澜、砥柱中流的一面,所以还需结合格局、门、神、三奇六仪等符号综合判断,不可一概按凶断。它的特点是不仅好斗,具有破坏性,而且能言善辩。所以古人在人生经验预测中讲,天柱合式,直言谏议。七赤天柱位镇西垣,有气者,舌辩当世,被冲克,优伎乐工。判断职业上,如果用神临天柱星,往往职业与军警、教师、律师、演员、外交官等有关。 天任星 原名左辅星,与东北八宫艮卦相对应,阳星,五行属土。人们认为土能生万物,又正当春季万物萌生之时,故称之为吉星。 歌云“天任吉星事皆通,祭祀求官嫁娶同。斩绝妖蛇移徒事,商贾造葬喜重重。”天任为富室,求官,嫁娶,迁徙,经商,诸事皆吉。 天任星临宫,宜立国邑、安人民、断决群凶、教化人民、入官见贵、商贾嫁娶、百事皆吉、四时皆宜。 天英星 原名右弼星,与离方九宫离卦相对应,阴星,五行属火。人们认为天英星居离宫之位,烈火炎炎,性躁易暴,虽然如日升中天,在放光明,但又和血光之灾有关,故称为中平之星,或小凶之星。 歌云“天英之星嫁娶凶,远行移徒不宜逢,上官商贾凶败死,造作求财一场空。”天英为炉火为残患,百事不宜。 天英星临宫,宜于谋划献策,面君谒贵,不宜求财考官,嫁娶迁徙。 古人认为天英星属离宫之位,烈火炎炎,性躁易暴,也有光明、文明、好的一面。一旦过头,就与血光之灾有关,故称之为中平之星。在职业上,如果天英星临用神,往往与火、与文明有关。 由于九星代表天时,而人的性格往往与遗传和先天有关,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在测人事时,往往以所临九星的性质来判断人的个性特征。 九星作为“天时”的时候,主要考虑它的五行与旺衰;做为单独“用神”的时候,主要考虑它的象意。
-
奇门遁甲八门克应(动应/静应)
八门克应(静应篇) 开门静应 开加开:主贵人宝物财喜。 开加休:主见贵人财喜及开张铺店,贸易大吉。 开加生:主见贵人,谋望所求遂意。 开加伤:主变动、更改、移徙,事皆不吉。 开加杜:主失脱,刊印书契小凶。 开加景:主见贵人,因文书事不利。 开加死:主官司惊忧,先忧后喜。 开加惊:主百事不利。 开加乙:小财可求。 开加丙:贵人印绶。 开加丁:远信必至。 开加戊:财名俱得。 开加己:事绪不定。 开加庚:道路词讼,谋为两歧。 开加辛:阴人道路。 开加壬:远行有失,注意破财。 开加癸:阴人失财小凶。 休门静应 休加开:主开张店铺及见贵、求财、喜庆事,大吉。 休加休:求财、进人口、朝见谒贵吉,上官、修造亦大利。 休加生:主得阴人财物。谒贵谋望,虽迟也吉。 休加伤:上官喜庆,求财不得,有亲戚分产。变动事不吉。 休加杜:主破财,失物难寻。 休加景:主求文书印信事不至,反招口舌小凶。 休加死:主文印官司事不吉,僧道,远行事不吉,占病凶。 休加惊:主损财、招非并疾病、惊恐事。 休加乙:求谋重,不得;求轻,可得。 休加丙:文书和合喜庆。 休加丁:百讼休歇。 休加戊:财物和合。 休加己:暗昧不宁,后吉。 休加庚:文书词讼先结后解。 休加辛:疾病迟愈,失物不得。 休加壬:阴人词讼牵连。 休加癸:阴人词讼牵连。 生门静应 生加开:主见贵人,求财大发。 生加休:主阴人处求谋财利,吉。 生加生:主远行、求财吉。 生加伤:主亲友变动,道路不吉。 生加杜:主阴谋,阴人破财,不利。 生加景:主阴人、小口不宁及文书事,后吉。 生加死:主田宅官司,病主难救。 生加惊:主尊长财产、词讼,病迟愈,吉。 生加乙:主阴人生产,迟吉。 生加丙:主贵人印绶、婚姻、书信喜事。 生加丁:主词讼、婚姻、财利大吉。 生加戊:嫁娶、求财、谒贵皆吉。 生加己:主得贵人维持,吉。 生加庚:主财产争讼破产,不利。 生加辛:主产妇疾病,后吉。 生加壬:主遗失财后得,贼盗易获。 生加癸:主婚姻不成,余事皆吉。 伤门静应 伤加开:主见贵人、开张、走失、变动之事,不利。 伤加休:主阳人变动,托人办事,财名不利。 伤加生:主房产,种植事业,凶。 伤加伤:主变动、远行折伤,凶。 伤加杜:主变动、失脱、官司桎梏,百事皆凶。 伤加景:主文书印信、口舌,惹是生非。 伤加死:主官司印信凶,出行大忌,占病凶。 伤加惊:主亲人疾病忧惊,媒伐不利,凶。 伤加乙:主求谋不得,反防盗失财。 伤加丙:主道路损失。 伤加丁:主音信不至。 伤加戊:主失脱难获。 伤加己:主财散人病。 伤加庚:主讼狱被刑杖,凶。 伤加辛:主夫妻怀私恣怨。 伤加壬:主因盗牵连。 伤加癸:主讼狱被冤,有理难伸。 杜门静应 [hide] 杜加开:主见贵人官长,谋事主先破己财,后吉。 杜加休:主求财有益。 杜加生:主阳人小口破财,田宅求财不利。 杜加伤:主兄弟相争,破财不利。 杜加杜:主因父母疾病,田宅出脱事,凶。 杜加景:主文书印信阻隔,阳人小口疾病,迟疑不利。 杜加死:主田宅文书失落,官司破财,小凶。 杜加惊:主门户内忧疑惊恐,并有词讼事。 杜加乙:宜暗求阳人财物,后主不明至讼。 杜加丙:主文契遗失。 杜加丁:主阳人讼狱。 杜加戊:主谋事不成,密处求财得。 杜加己:主私谋害人招非。 杜加庚:主因女人讼狱被刑。 杜加辛:主打伤人,词讼,阳人小口凶。 杜加壬:主奸盗事,凶。 杜加癸:主百事皆阻,病者不食。 [/hide] 景门静应 景加开:主官人升迁,吉;求文印更吉。 景加休:主文书遗失,争讼不休。 景加生:主阴人生产大喜,更主求财旺利,行人皆吉。 景加伤:主姻亲亲眷小口口舌。 景加杜:主失脱文书,败财后平。 景加景:主文状未动有预先见之意,内有阳人小口忧患。 景加死:主官讼,因田宅事相争,惹麻烦。 景加惊:主官讼,女人小口疾病,凶。 景加乙:主讼事不成。 景加丙:主文书急迫,火速不利。 景加丁:主因文书印状招非。 景加戊:主因财产词讼,远行吉。 景加己:主官司牵连。 景加庚:主讼人自讼。 景加辛:主阴人词讼。 景加壬:主因贼牵连。 景加癸:主因奴婢受刑。 死门静应 死加开:主见贵人,求印信文书事大利。 死加休:主求财物事不吉,若问生道求方吉。 死加生:主丧事,求财得,占病死者复生。 死加伤:主官事动而被刑杖,凶。 死加杜:主破财,妇人风疾,腹肿。 死加景:主因文契印信财产事见官,先怒后喜,不凶。 死加死:主官事稽留,印信无气,凶。 死加惊:主因官司不结,忧疑患病,凶。 死加乙:主求事不成。 死加丙:主信息忧疑。 死加丁:主老阳人疾病。 死加戊:主作伪财。 死加己:主病讼牵连不已,凶。 死加庚:主女人生产,母子俱凶。 死加辛:主盗贼失脱难获。 死加壬:主讼人自讼自招。 死加癸:主妇女嫁娶事凶。 惊门静应 惊加开:主官司忧疑、惊恐,又主能见贵人,不凶。 惊加休:主求财事、口舌事,迟吉。 惊加生:主因妇人生产或求财事忧惊,皆吉。 惊加伤:主因商议同谋害人,事泄惹讼,凶。 惊加杜:主因失脱破财惊恐,不凶。 惊加景:主词讼不息,小口疾病,凶。 惊加死:主因宅中怪异而生是非,凶。 惊加惊:主疾病,忧虑,惊恐。 惊加乙:主谋财不得。 惊加丙:主文书印信惊恐。 惊加丁:主词讼牵连。 八门克应(动应篇) 开门动应 开门加开门:六里,六十里,见有贵人及打斗者为应。 开门加休门:一里,十一里,逢四足畜物争斗,妇人着皂衣,及文人言功名事。 开门加生门:八里,十八里,逢阴人并四足物,或阳人言争夺家产及金钱之事。 开门加伤门:三里,十三里,逢妇人车马,随人弄火。 开门加杜门:四里,十四里,逢阳人急唱,或僧道为应。 开门加景门:九里,十九里,逢贵人骑马及牲畜,或拿书信为应。 开门加死门:二里,十二里,逢老人啼哭或破土埋葬为应。 开门加惊门:七里,十七里,逢妇人带领小孩或兄妹同行为应。 休门动应 休门加开门:六里或十六里,逢人打架叹气或四足战斗。 休门加休门:一里或十一里,逢青衣夫妻歌唱为应。 休门加生门:八里或十八里,逢妇人穿黄色衣或皂衣公吏人。 休门加伤门:三里或十三里,逢匠拿木棍或皂衣公吏人。 休门加杜门:四里或十四里,逢青衣妇人引领孩童唱歌。 休门加景门:九里或十九里,逢皂衣公吏人骑骡马。 休门加死门:二里或十二里,逢穿孝服哭泣,更有穿绿色衣服结伴。 休门加惊门:七里或十七里,逢皂衣人打足,妇人引领小孩。 生门动应 生门加开门:六里或十六里,逢勾当人共四足斗。 生门加休门:一里或十一里,逢勾当人或公吏人。 生门加生门:八里或十八里,逢皂衣及扛钱人。 生门加伤门:三里或十三里,逢公吏人持棍或培土裁树。 生门加杜门:四里或十四里,逢公吏行急,并长叹息着。 生门加景门:九里或十九里,逢勾当人骑马步行随从人。 生门加死门:二里或十二里,逢孝服人或啼哭声。 生门加惊门:七里或十七里,逢人赶畜,及有人说词讼事。 伤门动应 伤门加开门:六里或十六里,匠人把棒,二猪相斗一匠人。 伤门加休门:一里或十一里,逢匠人勾当公吏人妇人穿皂衣。 伤门加生门:八里或十八里,逢巧匠把棒公吏唱人。 伤门加伤门:三里或十三里,逢匠人把棒公吏人随后。 伤门加杜门:四里或十四里,逢公吏人及匠人伐树,并妇人抱小儿过。 伤门加景门:九里或十九里,逢孕妇着色衣,或公吏人骑骡过。 伤门加死门:二里或十二里,逢巧匠把棍或孝子啼哭。 伤门加惊门:七里或十七里,逢匠家门人赶畜,并有妇人引小孩来应。 杜门动应 [hide] 杜门加开门:六里或十六里,逢歌唱锣声及犬吠猪。 杜门加休门:一里或十一里,逢唱戏皂衣抱小孩。 杜门加生门:八里或十八里,逢人扛钱或手拿食物并唱词。 杜门加伤门:三里或十三里,巧匠把掍棒,此应甚有理。 杜门加杜门:四里或十四里,妇人引孙儿公吏骑骡马。 杜门加景门:九里或十九里,逢孕妇穿色衣,或公吏人骑赤马。 杜门加死门:二里或十二里,妇人引儿孙及孝服哭泣。 杜门加惊门:七里或十七里,逢歌唱锣声或言公讼事。 [/hide] 景门动应 景门加开门:六里或十六里,逢人成行,官人骑马。 景门加休门:一里或十一里,逢女人哭泣与卖物人并行。 景门加生门:八里或十八里,逢勾当或公吏骑骡马起行。 景门加伤门:三里或十三里,逢巧匠把棍棒公吏骑马起行。 景门加杜门:四里或十四里,逢公吏骑骡马,妇人引领孩儿。 景门加景门:九里或十九里,逢公吏骑骡马及四足。 景门加死门:二里或十二里,逢孝子啼哭,公吏骑马。 景门加惊门:七里或十七里,逢争讼打架宜避开。 死门动应 死门加开门:六里或十六里,逢孝服人啼或牲畜斗伤。 死门加休门:一里或十一里,逢孝服人哭妇人,或皂衣哭啼吉。 死门加生门:八里或十八里,逢孝子大哭。 死门加伤门:三里或十三里,逢孝服人木匠棍棒。 死门加杜门:四里或十四里,逢孝服哭声更有急唱。 死门加景门:九里或十九里,逢重孝人哭泣,退吉进凶。 死门加死门:二里或十二里,逢孝子哭声,公吏骑马。 死门加惊门:七里或十七里,逢孝服人哭妇人或皂衣人啼哭吉。 惊门动应 惊门加开门:六里或十六里,逢妇人引小孩或言官讼。 惊门加休门:一里或十一里,逢妇人着皂衣亦言官讼之事。 惊门加生门:八里或十八里,逢妇人引小孩赶牛。 惊门加伤门:三里或十三里,逢巧匠把棍棒打妇人小孩。 惊门加杜门:四里或十四里,逢妇人引小孩喝赶牲畜。 惊门加景门:九里或十九里,逢色衣妇人说打官司。 惊门加死门:二里或十二里,逢女人哭泣及丧亡者。 惊门加惊门:七里或十七里,逢小孩或牲畜,及有人说诉讼。 惊加戊:主损财,信阻。 惊加己:主恶犬伤人成讼。 惊加庚:主道路损折、遇贼盗,凶。 惊加辛:主女人成讼,凶。 惊加壬:主官司囚禁,病者大凶。 惊加癸:主被盗,失物难获。